第629章 以工代賑(第一更!)(1 / 2)

抗日之敵後爭鋒 574981 12724 字 3個月前

在救國軍一係列的操作下,十幾萬災民不僅沒有口糧縮減而動亂起來,防區內的軍心和民心反而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麵對已經到達的春耕,防區內所有才行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救國軍陽泉指揮部,唐宇峰衝進來就一臉興奮報告:“團長,咱們這段時間的辛苦太值了。”

“十幾萬災民收到部隊辛苦搞到的魚肉後,不僅對我們縮減口糧的決定沒有任何不滿,還對我們感激涕零,墾荒的積極性也大大增加!”

“經過統計,十三萬災民利用春耕前不到半個月時間一共開墾了十五萬畝土地,要是沒有戰區故意搞出來的流言,這個數量很可能會超過二十萬畝。”

“防區其他老百姓也開墾了差不多十五萬畝土地。”

“防區所有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地方乾部,農墾大隊,勞改大隊,一共開墾了六萬畝地,人均兩畝還要多。要是今年咱們能風調雨順,光我們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就能滿足全軍九個月所需!”

看到唐宇峰越說越興奮,周成並沒有接話。

跟往年相比,今天因為是大旱災的開始,應該不可能風調雨順,大豐收肯定不可能。

但防區一下子增加這麼多土地,糧食產量跟去年持平,甚至超過一定比例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這些剛剛開墾出來的土地會一直存在。

等明年大旱災真正開始以後,就算糧食產量因為缺水大大降低,防區也會因為良田數量增加而減輕不小的損失……

所以周成鼓勵防區老百姓大規模墾荒,鼓勵防區部隊自給自足,除了增加防區糧食產量,最大的原因就是讓防區可以撐過接下來的大旱災。

當然,僅僅依靠增加田地數量這一個辦法還不能讓防區徹底拜托危機。

周成想到了董浩幾天前送來的水利調查報告。

雖然他們隻調查了陽泉的水利情況,但調查報告上的內容非常嚇人,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都不為過。

幾十年來,種過一直處於動亂狀態,地方政府就算有錢也是用來擴充部隊,購買武器彈藥,增加自己的實力,很少有人會花錢興修水利,做這種很長時間都看不到收益的蠢事。

所以陽泉境內僅有的幾個水利工程還是幾十年前修的,損壞特彆嚴重,發揮的作用也隻有當初修建時的三四成。

導致陽泉境內大部分土地都是靠天收糧食。

萬一遇上旱災,隻能靠老百姓挑水來緩解旱情。

距離河水近一點的土地還能保住一些收成,距離河水遠一點兒的土地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眼睜睜看著地裡的莊稼被乾死。

接下來的這場大乾旱要持續三年之久,按陽泉現在的水利現狀,旱情最嚴重的那一年能保住兩成土地的莊稼就不錯了。

看到這兒,周成終於明白為什麼曆史上,老百姓麵對這場大旱災束手無策,甚至出現吃觀音土,大量老百姓被餓死的情況……

彆的地方周成管不了,也沒法兒管,但救國軍防區內絕對不能因為乾旱而餓死人,不然就是自己這個團長太失職。

春耕馬上就要結束了,周成覺得是時候把興修水利的計劃提上救國軍日程。

彆的不說,經過這次興修水利,旱情最嚴重那一年,防區至少要保住五成的莊稼,否則防區的穩定就會受到影響。

想到就做,周成當即把董浩送來的水利調查報告拿出來:“老唐,你先看一下這份調查結論!”

唐宇峰是救國軍最了解周成的人,看完報告就明白周成的想法:“團長你想在防區內興修水利?”

周成沒有接話,擰著眉頭反問:“老唐你覺得該不該修?”

“當然該,咱們救國軍是老百姓的隊伍隻要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我們都該做。”唐宇峰沒有絲毫猶豫,看著周成脫口而出。

“報告上麵說陽泉境內一旦發生大旱,全縣隻能保住兩成的莊稼,而且這兩成的莊稼還會因為缺水而減產,相當於陽泉碰上大旱後,當年的糧食產量隻能達到平時的一成五,這點糧食說破天都不夠鄉親們吃,這個結果太嚇人了,我們必須要做點兒什麼,年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防區。”

“雖然我不知道陽泉什麼時候會發生旱災,但發生以後得代價是我們承受不了的。”

“我們的防區就這麼大,而且陽泉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產量區,絕不能出意外,必須防患於未然。”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