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危機和機遇(第一更!)(1 / 2)

抗日之敵後爭鋒 574981 13715 字 3個月前

大隊長沉默了,偷襲確實是皇協軍的軟肋。

他們戰鬥力差,士氣低,單兵作戰能力也低,戰場上麵對指揮官的依賴特彆大,遭到突襲就會亂成一鍋粥,戰鬥力大打折扣,順勢就會被對手擊潰,連有利的反擊都組織不起來。

要是防守陣地的是日本人,就算有少量救國軍殺進陣地,他們也能各自為戰,迅速消滅進入陣地的偷襲部隊,不給他們搗亂機會。

但這次防禦作戰的主力是皇協軍,基本都是皇協軍頂在前麵,部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皇協軍加強戒備,多派一些人巡邏,把救國軍偷襲陣地的幾率降到最低。

第一中隊確實這麼做了,不僅在陣地前麵拉了大量鐵絲網,還安排大量部隊值班巡邏,幾乎把可以做的防備都做了。

這麼森嚴的情況下,救國軍還有辦法摸到皇協軍眼皮子底下突然發動攻擊,那就怪不到麵前的中隊長。

皺著眉頭命令:“你馬上把前線撤下來的部隊整編一下,隨時準備參加戰鬥。”

“救國軍已經拿下你的陣地,我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殺到這裡,我們必須馬上做好戰鬥準備,同樣的錯誤絕對不能再犯第二次。”

“為了防止救國軍故伎重演,再次偷襲陣地。從現在開始,炮兵部隊每隔五分鐘打一顆照明彈,戰鬥部隊的眼睛都給我瞪大了,盯著陣地前麵,一隻老鼠都不能放到我們陣地附近。”

“前麵防禦陣地丟得這麼快,我認為防禦部隊太分散也是一個很重要原因。”

“如果當時部隊主力都集中在第一條主戰壕,就算有救國軍摸進戰壕,他們也能用兵力優勢快速乾掉他們,不給救國軍繼續往後穿插的機會!”

“吃一塹長一智,我決定咱們把主要作戰部隊全都集中到前兩條主戰壕,炮兵部隊守最後一條戰壕,隨時給作戰部隊提供炮火掩護。”

“一個團的皇協軍守一條戰壕,用兵力優勢把戰壕給我填滿了,一點兒缺口都不能留,不給救國軍任何可乘之機。”

“第一條戰壕裡的部隊頂不住後,馬上放棄陣地,在第二條戰壕防守部隊的掩護下撤退到第三條戰壕繼續防守,兩個團交替掩護作戰,直至六條主戰壕全部被占領……”

命令下達不到半小時,防禦陣地前麵就出現幾個救國軍身影。

剛開始隻有一些前鋒偵查部隊,以班排為單位從各個方向逼近陣地,想把日偽軍的防守火力給試探出來。

大隊長帶兵守這裡的目的消耗救國軍兵力,不是擋住他們。

麵對試探性進攻,他一點兒保留實力的想法都沒有。

隻要有救國軍衝進步機槍射程,馬上用子彈招呼。

開戰前他都算好了,一挺機槍乾掉五個救國軍士兵,使命就完成了,如果沒被炸,那就算超額完成任務。

所以中隊長完全不擔心輕機槍的損耗,炸了就炸了,隻要殺夠救國軍沒有虧本就行了。

雙方的零星交火持續十分鐘後,救國軍主力部隊終於出現。

照明彈的幫助下,大隊長清楚看到幾百米外救國軍的一舉一動。

大隊長很慶幸,從救國軍正在進行的行為動作判斷,他們應該是要強攻自己。

在他的計劃中,隻要救國軍不用計,不偷襲,自己有絕對把握讓救國軍在這裡傷亡兩千人以上。

臉上的憂色和緊張慢慢被自信取代,眼睛一直盯著救國軍,等待他們出手……

壽陽縣城,日軍調了一個聯隊長全權指揮壽陽境內的七千多皇協軍和兩千多日本人。

他也是在睡夢中被部下叫醒,然後才知道救國軍今晚開始攻擊壽陽的消息。

對於他來說,眼前這場戰鬥既是一場危機,也是一個機會。

如果反攻救國軍的計劃沒有成功,作為指揮官,他肯定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是運氣不好,戰死在這裡都有可能。

救國軍太強,還非常狡猾,各種作戰手段層吃不窮,已經有好幾個聯隊長和一個旅團長栽在他們手裡,丟掉性命,加自己一個也不多。

這是聯隊長眼裡的危機。

機遇就簡單了,利用眼前這場戰鬥,重創或者乾掉屢次打敗皇軍的救國軍,給山西駐軍一雪前恥……

要是能拿下這個戰功,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升官發財。

不然以自己的資曆和背景,想從大佐聯隊長晉升為少將旅團長,至少需要七八年的苦熬。

有了消滅救國軍的戰功,這八年就能省下來,讓自己爬上更高的位置。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