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燙手的山芋(第一更!)(1 / 2)

抗日之敵後爭鋒 574981 12151 字 2個月前

兩個人好像被澆了一盆涼水,心裡瞬間變得拔涼拔涼的,一臉不可思議叫道:“這怎麼可能?昔陽是很窮,但也不至於窮到當兵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吧,這也太誇張了,團長你是不是搞錯了!”

周成直接拿出已經統計好的數據來證明:“這是我讓兩個副縣長剛剛統計出來的結果,上麵的結論比我剛才說得還要震撼,直接把我嚇了一大跳。”

“什麼數據?”唐宇峰和袁書山趕緊接過周成拿出來的文件。

周成一邊遞過去一邊介紹:“根據調查,昔陽一共有一萬五千六百多戶,總人口超過八萬人,這比我們當初預估的七萬人多了不少。好多老百姓本來不是昔陽的,因為戰亂而逃到昔陽,再加上昔陽多山,比山外的平原要安全很多,然後慢慢定居下來,在山裡麵開墾荒地,通過種雜糧度日。”

“昔陽本來就很窮,一下子逃難進來幾千人,再加上日偽軍這半年多的殘酷剝削和收刮,老百姓比之前更窮了。”

“數據上說:昔陽的八萬人裡麵隻有一萬人還有口糧吃,基本都是個村鎮的地主,士紳和一些有家底的老百姓。”

“剩下七萬人已經全部斷糧,其中三四萬人稍微好一點,靠著野菜和雜糧充饑還能撐過去了,另外三萬多人已經完全斷糧,靠著跟地主士紳借貸過日子。”

“你們應該都清楚: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借貸的口子隻要一開,家裡本來有地的百姓慢慢就會因為高額的利息而把土地抵出去,然後變成雇農。沒有地的雇農則會變得更窮,徹底淪為那些地主士紳的附庸。”

“這時候我們貼出招兵告示,每個新兵還給五十斤糧食的安家費,對那些已經開始靠借貸過日子的百姓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都碰不到的好事。”

“為了五十斤糧食的安家費,為了能夠活下去,大家肯定會爭著搶著想要加入救國軍!”

兩個人聽得目瞪口呆,接過周成遞過來的數據就開始翻閱起來,每一張清單上寫著一個鎮子的統計數據,非常詳細,看一眼他們的臉色就變得沉重起來。

這時,周成繼續開口:“這裡還有一些統計你們也看一下吧?”

“看了這些數據我才知道昔陽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糟糕,對我們救國軍而言,就好像接到一個燙手的山芋!”

說話的時候周成又從桌子上拿出一遝文件遞過去,繼續介紹:“這些文件上詳細介紹了昔陽的可耕地數量:經過統計,昔陽境內可稱之謂良田的土地隻有不到六萬畝,人均一畝地都分不到,而且這六萬畝良田中有八成土地掌握在地主和士紳手裡,普通老百姓手裡的良田還不到一萬五千畝。”

“剩下斤二十萬畝地全都是山地,五成掌握在地主士紳手裡,五成掌握在普通老百姓手裡,相當於每個普通老百姓隻能分到兩分地的良田和一畝半的坡地。”

“這點土地能收獲兩百多斤糧食就不錯了,減掉租子,糧稅,平均每個老百姓最多能剩一百五十斤糧食,而且基本都是粗糧!”

“這就意味著秋收過後,普通老百姓手裡的糧食也隻夠他們他們生活半年,半年以後又要靠野菜充饑,過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

唐宇峰突然借口:“團長,你剛才說普通老百姓秋收以後平均隻能收獲一百五十斤口糧應該不對,老百姓除了重自己的口糧田,還會租重地主士紳的土地,減掉田租什麼的,人均收獲四五十斤雜糧肯定沒問題,全部加起來的話每個人兩百斤糧食肯定是有的!”

周成搖搖頭:“租種地主士紳的土地確實能收獲一些口糧,但你們不要忘了,我們剛才的所有分析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防區內風調雨順,地裡的糧食沒有在戰爭中遭到破壞……”

“這些外力因素都會給糧食產糧造成影響,所以我才把人均口糧降到一百五十斤!”

唐宇峰眉頭皺得更深了:“團長,這可是個大問題……”

“鄉親們好不容易熬到秋收,結果未來還有半年要靠野菜充饑,這也太沒有奔頭了!”

“還有一件事,老百姓收獲的糧食連自己口糧都不夠,怎麼供給我們救國軍幾千部隊。”

“之前日偽軍對我們還不是很重視,咱們通過繳獲和外購還能保證部隊糧食充足。”

“現在我們已經發展成日軍的心腹大患,他們肯定會比之前更加嚴厲得封鎖我們,外購和繳獲這兩個渠道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不能在防區內自給自足,總有一天部隊會餓肚子!”

周成長歎一口氣回答:“這也是我擔心的問題!”

“鄉親們手裡的糧食有限,給我們提供軍糧肯定是不可能的。我現在擔心的是半年以後大家斷糧以後怎麼辦?”

“我們作為昔陽駐軍,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老百姓餓肚子吧,所以到時候肯定要出糧食賑災。這就意味著咱們不僅從昔陽收不到一顆糧食的糧稅,半年以後還要拿出不少口糧支援地方,讓鄉親們撐到下一個秋收!”

唐宇峰皺著眉頭提議:“要不趁著小鬼子後方遭到八路軍攻擊,圍堵我們的封鎖線上兵力不足,趁機外購一些糧食儲備著,以備不時之需。”

“不管再困難,既然我們救國軍占領了昔陽,那就不能再讓昔陽老百姓餓肚子,出現沒有糧食而餓死人的情況!”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