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今非昔比第1更(1 / 2)

抗日之敵後爭鋒 574981 14084 字 2個月前

再往前走五百米就要出山時,中隊長的警惕性比剛才更差,非常確信前麵不可能出現敵人伏擊部隊,繼續催促部隊加快行軍速度,早點殺到戰場。

“叭……”

一聲槍響在中隊長左側的山梁上響起,然後耳邊就響起一聲慘叫,走在他身邊的警衛應聲栽倒在地上,胸口被打出一個血窟窿。

中隊長心裡一驚,意識到自己被盯上了。

如果不是警衛剛剛幫自己挨了一槍,此刻中彈倒地的就是自己。

趕緊趴下,失聲叫道:“敵襲……咚咚咚……噠噠噠……”

話還沒說完,沉悶的重機槍掃射聲,密集的歪把子射擊聲,清脆的三八大蓋開槍聲……已經響成一片,瞬間把自己的命令壓了下去。

中隊長很幸運,第一時間趴在地上躲過了這一輪子彈雨。

前後左右的部下就沒那麼好運了,子彈所到之處,一個個身影就好像活靶子,被成片成片掃倒在地。

士兵的慘叫聲,軍官的叫罵聲,武器彈藥砸在地上的咣當聲,子彈掠過天空的嗖嗖聲……很快響成一片!

中隊長麵對這一幕都呆了,對手暴露出來的機槍火力太強大,輕重機槍數量足足是自己的好幾倍。

快速掃一眼周圍,兩百多個部下已經有一半官兵倒在地上,或死或傷。

中隊長知道自己必須馬上改變眼前的困境,否則任由對方輕重機槍這樣橫掃下去,部下還沒來得及反擊就會被殺得一乾二淨。

果斷抽出指揮刀,一邊揮舞一邊命令:“輕重機槍馬上反擊,壓住敵人。擲彈筒,迫擊炮,馬上射擊,先敲掉敵人的重機槍火力點。”

“其他人分散隱蔽,等敵人的輕重機槍火力點被我們打掉後再反擊……”

這是日本人在戰場上慣用的打法。

每個指揮官都對麾下的炮兵和擲彈筒部隊充滿信心。

隻要擲彈筒和迫擊炮加入戰鬥,伏擊自己的敵人裝備再多輕重機槍都不夠他們去炸。

事實確實如此,抗日之初,包括八路軍在內,好多中國軍隊都吃足了鬼子擲彈筒的虧。

因為不知道擲彈筒的威力如何,也不知道鬼子竟然把擲彈筒打得那麼準,戰場上麵,中國軍隊裝備的好多輕重機槍剛一出現就被這款武器給摧毀。

沒了輕重機槍掩護,步槍手的槍法又比不上小鬼子,雙方繼續對陣下去,肯定會出現中國軍隊大敗日軍的結局。

周成來自後世,很清楚擲彈筒的威力和巨大殺傷力,當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在救國軍的曆次戰鬥中,除了鬼子指揮官,輕重機槍手,炮兵是部隊的第一攻擊目標,擲彈筒也包含在其中。

擲彈筒威力雖然很大,但也有一個致命缺點。

因為沒有專門的瞄準器具,必須要非常熟練的擲彈筒兵才能依靠經驗準確命中目標,隻要把擲彈筒兵乾掉,普通步槍手拿到擲彈筒也打不準目標,還不如他們自己裝備的步槍有用。

伏擊戰一開始,三個主力連裝備的六挺重機槍,二十多挺輕機槍,三四百條步槍,全都集中火力射殺隊伍中間的炮兵,擲彈筒兵,機槍手,軍官,步槍上掛著膏藥旗的小鬼子曹長……

特彆是走在隊伍中間的炮兵分隊和重機槍分隊,直接遭到四挺重機槍和七八挺輕機槍的聯合打擊。

重機槍手,和炮手是技術兵種,都隻經曆過新兵訓練,上戰場也是被步兵保護著,很少麵對麵和敵人交火,所以他們的臨戰反應速度對比普通步槍手整整慢了半拍。

子彈潑雨一樣被輕重機槍打過來,半拍的功夫雖然很短,但足夠收走好多鬼子性命。

中隊長下達反擊命令時,遭到重點攻擊的機槍手,炮手,擲彈筒兵,直接傷亡超過三分之二,剩下的鬼子被死死壓在地上。

更重要的是,遺落在山路上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太顯眼,全被參與伏擊的輕機槍手看到,而且專門安排人盯著,不準小鬼子靠近他們。

軍令不可違,雖然知道現在靠近輕重機槍很難,但收到反擊命令的機槍手還是硬著頭皮往前衝。

人還沒碰到機槍,子彈就朝機槍手飛過來。

儘管鬼子趴在地上,但因為伏擊部隊埋伏在山溝兩側的高地上,輕重機槍全部居高臨下朝鬼子射擊,嗖嗖飛舞的子彈仍然在機槍手後背鑽了兩個血窟窿。

血花飛濺的瞬間,機槍手一下子癱軟在地上,沒了動靜。

這隻是整場伏擊戰中的一個戰鬥場麵,其他地方的激烈程度有過之而不及,特彆是被重機槍盯上的迫擊炮旁邊,幸存的鬼子炮手剛準備靠過去,大拇指粗細的重機槍子彈直接下雨一樣打過來。

要是被命中後背,直接打出一個拳頭大小的血窟窿。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