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初遇軍統(1 / 2)

抗日之敵後爭鋒 574981 14866 字 3個月前

東回鎮,救國軍三營駐地。

按周成之前的想法,遊擊隊是否改編救國軍都駐紮在山裡麵,進可攻退可守,非常安全。

部隊改編前一天的晚上,周成突然改變主意。

研究了曆史上救國軍為什麼那麼短命後,周成發現他們和八路軍在發展上有著根本區彆。

救國軍依然靠上峰補給武器彈藥生存,一旦被封鎖,距離覆滅就不遠了。

八路軍靠自己,在敵後建立根據地,自給自足,不管日偽軍如何封鎖,自己都能生存下去。

這就意味著遊擊隊未來不管以什麼身份和日偽軍作戰,想在敵後生存下去,必須要建立根據地。

山裡麵沒有老百姓,躲裡麵安全是安全,但沒辦法建立根據地。

現在有救國軍司令部和其他兩個營給自己分擔來自日偽軍的壓力,部隊趁機撤出錦山,在山外建立根據地的壓力肯定會驟減。

為了能更快把根據地建起來,周成臨時決定把駐地轉移到東回鎮,遊擊隊曾經活動的地方。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

養殖場,部隊未來的野戰醫院,物資倉庫……都在錦山裡麵。

它們太重要了,想要保證安全,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日本人不再關注那裡,認為錦山裡麵沒有抗日武裝。

遊擊隊改編救國軍第三營,走出錦山,駐守東回鎮。然後在東回鎮大肆招兵買馬,擴大實力。日本人的注意力肯定會轉移到東回鎮,對錦山的關注就會降下來,甚至忽略。

遊擊隊搖身一變成了救國軍,有了正規軍的編製,而且還回到東回鎮駐軍,最高興的要屬當地加入遊擊隊的隊員家屬。

他們的兒子,丈夫,不僅是抗日英雄,而且還得到政府認可,不再被人稱之為土匪武裝。

再加上遊擊隊在當地的名聲本來就不錯,既不向大家攤派糧食,也不強買強賣,還幫老百姓挑水,修房子……宛如一家人,三營招兵的消息一出,好多之前對加入遊擊隊有所顧慮的年輕人紛紛報名。

三營營部,副營長唐宇峰一臉笑容跑進來,人還沒站穩就激動報告:“營長,幾個招兵點到現在為止已經招了128個新兵,加遊擊隊原來的部隊,我們已經有小三百號人了,但部隊剩下的裝備有限,你看要不要暫時停下來!”

救國軍沒有指導員和教導員,遊擊隊改編以後,唐宇峰隻能以副營長身份繼續原來的工作。

營部還有兩個副營長。

一個是救國軍司令部派來監視周成和三營的,叫李宏輝,不怎麼愛說話,但周成可以感覺到這人不簡單,很可能是從軍統出來的。

不過隻要他在三營老老實實呆著,不興奮作浪,周成就不對付他,把他放在營部供著。

另一個是陳政宇。

他有能力,有見識,基層作戰經驗豐富,把他放在下麵當連排長太屈才。

遊擊隊擴編成一個營後,肯定要有人在自己身邊充當參謀長的角色,給自己出謀劃策,提醒自己,周成覺得陳政宇非常勝任,當即把他調到營部擔任副營長。

聽了唐宇峰送來的好消息,兩個人的反應截然相反。

陳政宇一臉擔憂,並沒有因為新兵多而激動。

李宏輝一臉興奮,似乎在為部隊招到大量新兵感到高興,至於有沒有其他原因,沒有人知道。

周成也有自己的想法,果斷命令:“馬上停止招新兵!”

“為什麼?”李宏輝非常不理解。

然後盯著周成第一表達出自己不滿。

“營長,日本人隨時可能進攻我們救國軍,大戰在即,肯定部隊越多越好。要是鬼子打過來,我們的部隊不夠怎麼辦?”

“我們才招了一百二十多個新兵,剛好能把七八兩個連補充滿編。”

“9連的軍官已經齊了,雖然都是從司令部調過來的,不是一直跟著營長的老人,不熟悉,但他們也是軍人,也想打鬼子,營長您不能厚此薄彼,不管他們啊?”

周成明白了:李宏輝之所以希望三營招的新兵越來越好,是希望9連快點滿編,早點形成戰鬥力。

他在營部孤立無援,想要有所動作,必須要有部隊支持。

司令部調來的9連連長肯定是聽他的。

隻有9連形成戰鬥力,他在營部才有底氣,才敢執行他的秘密任務。

要不然的話隻能呆在營部一直當縮頭烏龜。

既然清楚了對方的計劃,周成肯定要破壞,裝出一副不滿表情命令:“三營我是營長,我說不招兵就不招兵。”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