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三十三章 頹敗(二合一)(1 / 2)

郭嘉在平日裡記得曹操的信任,可以說,曹操對郭嘉真的是言聽計從。

但是在今日這個時候,郭嘉的話,卻讓曹操感到異常的失望。

他甚至有跳起來,直接抽郭嘉一嘴巴的衝動。

“你居然要曹某逃?”曹操瞪大了眼睛,滿麵凶狠的問過郭嘉。

郭嘉的表情卻是異常的平靜,他似乎不在乎曹操對他發怒。

“將軍,您認為到了這個時候,您還有能力戰勝劉琦嗎?”

曹操怒吼:“這不是戰不戰勝的問題!這事關曹某的臉麵!”

“哦……”郭嘉平淡的回一聲:“如此說來,將軍是想帶著全族人死了?若是將軍有此覺悟,那郭某絕不阻攔將軍。”

郭嘉的表現倒是令曹操意外。

“奉孝難道不怕死嗎?”

“將軍不怕,某便不怕。”

曹操抿著嘴,半晌無言。

終於,他開口說道:“雖然本初死了,但我們還是占有青州,幽州,冀州……有這樣的實力,你卻讓我跑?我、我豈能甘心?”

郭嘉搖了搖頭歎息道:“將軍,以您的才智,難道還看不出這當中的利弊?事到如今,你隻是自己在騙自己而已。”

“有冀州,青州的土地又能如何?一方勢力所要集結的,是這個土地上的人心!如今袁紹死了,天下楷模!這四個字的大纛旗已經折斷,凝聚在袁氏周邊的人,不是我們可以凝聚的!”

“我們的敵人若隻是普通的牧守諸侯,郭某一定會讓你留下,以河北為基業,尋找可以翻盤的機會……但是我們的敵人是皇帝呀。是名正言順的大漢皇帝。”

“原先,我們也有朝廷。有天下楷模這四個字作為支撐……但是天下楷模死了,朝廷沒了。我們現在算什麼?”

說到這兒,郭嘉的臉上出現了苦笑:“將軍,我們現在就是和黃巾一樣的賊寇。我們甚至還不如黃巾……黃巾所能依靠的,是他用數十年時間,在黔首愚民中攢下的威望,還有他的黃天信仰,我們有什麼?將軍出身望族依靠的是士人與天下望族的支持,可是如今,我們已經成了朝廷的叛逆,不容於天下。河北的士人誰會幫我們?河北的豪強,敢幫我們嗎?三州的土地有或是沒有,又有什麼區彆呢?”

郭嘉的話,曹操明白。

但曹操不想承認這個事實。

袁紹的死和劉袛的背叛,讓他們苦心經營的基業,一朝崩潰,這就好比大廈的根基沒有建穩固,無論上層搭建的再高,終歸是風雨飄搖的空中樓閣,一瞬間就會轟然倒塌。

說是換成曆史上的同一時期,漢朝的威嚴掃地,名存實亡,那或許這種情況對曹操來說沒有什麼過大的影響。

但是這個時代,因為劉琦的存在,漢朝依然是正統朝廷。雖然有過低穀時期,但如今依舊是萬民心中所向。

曹操沉默了好一會兒,終於緩緩開口道。

“事到如今,我們該往哪裡去?”曹操的語氣終於有所鬆動。

“事到如今,冀州已經不能待了,鄴城一降,常山,中山諸地也很快會受到劉琦的攻擊,聽說徐州方麵諸葛亮進展順利,孫堅也已經擊敗了陳登,如嘉所料不錯,諸葛亮在收複陳家之後,或許就會轉到北上來攻青州,如今有我們的情況,隻能是且戰且退,先往幽州,再巡機往遼東去。”

曹操沉默半晌,一聲歎息:“多虧了曹某的族人家眷並未在鄴城,而是置於中山。如若不然,此番鄴城被攻破,便是荀彧,也保全不了我的族人。”

郭嘉聽到這兒,不由露出了幾分無可奈何的苦笑。

“將軍,難道事到如今,你還沒有看出來嗎?許攸在鄴城是不可能成事的。”

郭嘉雖然沒有把話說明白,但他語其中的意有所指,曹操也不是聽不出來。

“你是說……天子投降,這當中有荀彧的支持?”

郭嘉歎息道:“郭某不敢妄言這當中是否是荀彧做主,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他的參與。”

曹操的表情似怒似悲:“曹某隻是一個勁兒的盯死了袁家那兩個小子,卻忽視了真正該注意的人……可悲可歎啊。”

……

袁紹身死,袁尚和袁譚不敢輕易發喪,怕讓三軍知道事情,會出問題。

而且兩個人現在已經開始準備明爭暗鬥了,他們想要搶奪主持袁紹大軍的指揮權。

在這種時刻下,劉琦就在近前,但他們卻已經開始準備內動,說實在的,實在是有些不切時宜。

但兩個人就算是不想內鬥,但彼此對對方卻都有芥蒂,生怕對方會暗算自己,所以想不鬥也不行了。

但是這個時候,曹操站了出來。

他以叔父的身份作為中間人擔保,勸諫兩位賢侄,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定要攜手抗敵,千萬不可以讓劉琦占了便宜,不然的話,風雨飄搖的河北政權就此轟塌,他們誰也活不成。

袁譚和袁尚隻是對彼此不放心,但事實上他們還是知道,眼下並不適合跟對方翻臉。

有曹操在中間作保,他們的心就落了下來。

袁譚和袁尚暫且放下了成見,開始一同聯合對抗劉琦。

眼下後方的鄴城還是一個問題。

曹操向二人諫言,說是鄴城方麵由他去負責攻下。

畢竟劉袛想要投降,這是剛剛發生的事情,鄴城方麵,許攸他們還不能完全控製,趁著這個時候回返鄴城,可一舉拿下。

袁譚和袁尚平日裡雖然都自視甚高,但這兩兄弟關鍵時刻想的肯定沒有曹操深遠,這點他們也明白。

在這種關鍵時刻,曹操說什麼什麼,他們自然就同意什麼。

是曹操和袁家兄弟分兵兩路,開始向著各自的目的地行進。

曹操轉向鄴城,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去取鄴城的打算。

事到如今,他就是殺回了葉城,又有什麼意義?拿下鄴城,逼死劉袛,他一樣是天下不容的罪人。

他的目的是要借由袁尚和袁譚對抗劉琦的時間,集結手下人,轉道向北,先去幽州站住腳跟,然後再尋機對抗朝廷,如果是不行的話,他就轉向遼東。

……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曹操和袁譚等人的動向已經被劉琦知道了。

袁紹的情況,目前被袁軍隱瞞的比較深,一時間還不能完全探查。但是根據衛士署的回報,敵軍的情況確實有較大的異動。

敵軍隱隱已經有了分兵的跡象,曹操率兵開始向北方進擊。而袁軍一方,則是繼續固守本陣。

“這是鄴城的情況,已經被袁軍知曉了嗎?”劉琦將眾人召集到自己的王帳。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