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縮短時間(1 / 2)

兩日後,劉琦離開了雒陽,再次轉兵奔向了河南的戰場。

袁紹和曹操還在那裡與己方對峙,雖然有黃忠,呂布,張遼,高順,太史慈,趙雲,甘寧等名將坐鎮,但自己不在陣前指揮,劉琦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安,畢竟事關重大,而且前線的戰場還有袁紹和曹操這樣的巨頭在。

雒陽這邊,劉琦在離開之前,將所有的事情交付給了尚書台處理。

首先,就是定罪。

所有參與這次事件的公卿士族,全部都定義成謀反。

而為首者則是楊彪,堂溪成,吳碩,吳修,耿紀,趙岐這些人。

罪狀的直接證據就是他們的供詞。

而證人,就是被他們脅迫的扶風馬氏長者,大儒馬融之孫,馬日磾。

馬日磾是被這些人脅迫,不得已而與他們走到一起,不過馬日磾知道很多關於他們密謀計劃,如今為了清理罪,已經全盤脫出。

包括這些人是受到了袁紹的賄賂與許諾,想要借改革的事情抹黑當朝天子,並在推翻天子新政之後,擁袁紹入雒,並助袁紹篡漢登基,結束大漢四百年國運等等。

而且,包括起事時間,編造的理由,袁紹登基之後許諾給他們的官職和族中的利益等等……就連他們給袁紹製定年號和國號都供出來了,說的真是有鼻子有眼的。

針對這樣的局勢,當朝天子寬宏,最終還是赦免了不得已而參與其中的馬日磾。

朝廷方麵下令,馬日磾的供詞和反賊們的供詞將在各郡傳遞,將雒陽城中反叛的一眾公卿的罪名證實。

而隨同那些公卿造反的門客,死士,家奴全都被判處了斬刑。

劉琦走後,整個雒陽陷入了一片腥風血雨之中,被殺的公卿加上他們的附庸在雒陽全部被判處斬刑。

萬餘人在雒陽被殺,自然是天下震動。

與此同時,以長安為中心,文聘率軍開始在關中和司隸境內,捉拿反叛公卿的三族。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事情已經鬨到這個地步,劉琦一定是要斬草除根的。

而在馬日磾出麵對公卿們反叛的事情作證之後,以扶風馬氏為首的關中學派和鄭學學派,在態度上一致向著朝廷,各地古文學派士子之中,所談的都是這些人如何罪有應得,袁紹如何大逆不道,當今天子如何的英明果決,將災難扼殺於無形之中。

當然,雒陽的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前線袁紹和曹操的耳朵裡。

曹操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派兵偷襲敵營……雒陽城中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劉琦不可能還在前線,他一定是返回了雒陽。

當下,曹操就想要派兵出擊偷襲,但卻因郭嘉諫言而放棄了這個想法。

郭嘉諫言的內容很簡單——荊州軍猛將如雲,大多能夠獨當一麵,天子不在陣前,偷襲也不能使其潰敗。

劉琦手下的人,非偷襲可勝。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