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一下(1 / 1)

相信很多朋友應該看出來了,這本書目下已經到了差不多最後的篇幅……嗯嗯,沒錯,雖然接下來還是要講述不少內容,但總體,應該開始奔著收官進展了。

按照常理,有些朋友覺得應該是先推孫堅,再推曹操,再推袁紹……但是按照正常的政治和軍事走向,一個混亂國家的一統一定是有一個標誌性的轉折事件,而以這個標誌性的轉折事件為轉折點,國家才能分久必合,亦或是合久必分。

這本書裡,這個標誌性的事件自然就是劉琦登基改元。

二百多萬字了,其實寫這本書到現在,我想了挺多,也感悟了很多。

說實話,我這個人開竅晚,不屬於有天賦的作家,這些年基本都是按喜好寫,想怎麼寫怎麼寫,而通過寫《單騎入荊州》,我開始逐漸發現我的一些問題,當然問題這個東西,自己發現改正就好,沒必要特意寫出來。

可我這個人就是欠兒,發現問題就想往外說,不說容易憋死我。

問題麼……其實也簡單,人物刻畫不立體,敘事手法的欠缺,包括不懂得如何布置爽點和高潮,這三個問題,是我在寫這本書到了中後期,越來越明顯能夠感覺到的。

表麵上看是中後期情節乏力,實際根本原因還是在自己上述的三點。

當然了,更新慢知識儲備不豐富等……也是硬傷,但我不好意思總提。

雖然意識到了問題,但二百多萬字了,書的框架已經定型了,就像是蓋房子一樣,打樁已經打了,地基已經建成了,回頭再想蓋更多的樓層,已經不是施工的人說了算了。

總不能蓋樓蓋封頂了,然後覺得下水接的不好,把樓直接炸了重建是不?

我這一段時間自審了很多,感覺原先寫文章,比較隨性,不去仔細的推敲細節,習慣性的拍腦門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點有好有不好,就算是利弊各半吧。

當然了,總體來講還是挺欣慰的,能夠看清自己的不足,就是好事。

今天允許我好好的將這本書最後的這一大塊好好思量一下,今天先不更了,有時候靜一靜思考一下,比沒有頭緒的寫有用。

雖然本書還沒有結尾,但還是再次感謝一下那些一直追讀的夥伴,謝謝兄弟們的支持。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