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來者(1 / 2)

後世有一句話,叫做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現如今馬良和馬謖尚未冠禮,無有表字,因而馬氏隻有三常。

馬氏長子馬玄馬伯常,次子馬康馬仲常,三子馬昂馬叔常。

馬昂在當年也做到了縣尉,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三年前荊州瘟疫,馬昂不幸也染上了疾病,最終英年早逝不治而亡。

如今馬玄的二弟馬康,則是在襄陽任城門令,手中的權力不大,但正好卻能夠控製襄陽的南門,這正是諸葛亮所需要的,也是他來找馬玄的原因。

馬玄派人將馬康尋來,讓他見了諸葛亮,並對他提出了讓他兩日後替諸葛亮打開南城的城門,迎荊南的來軍入城之事。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馬康當時嚇得腿都軟了,差點沒直接跪在地上。

但後來,還是馬玄耐心的為他解釋了個中詳情。

毫無疑問,就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就算是馬康不為諸葛亮打開城門,荊南的劉磐也必然能夠有彆的辦法進入襄陽,他代表的本來就是劉琦——最多,就是浪費些時間而已。

但這時候打開城門,毫無疑問是顯示了馬家的站隊問題,而劉琦也自然會因為馬家的忠心,而給予馬家的後人特殊優待。

傻子在知道真相後,才會選擇去幫蒯越。

馬康經過馬玄一番勸說之後,方才下定了決心。

……

兩日後的夜晚,馬康帶著諸葛亮來到襄陽南城,以換防為由,撤下了在南城城門的士卒,準備換上了另外一批精銳的守城軍士。

而這些守城軍士,統統都是衛士署的人打扮的。

依馬康的身份,他行使此項權力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大半夜的來換防,令負責守城的屯長心中,多少生出了一些疑惑。

於是他請馬康出示一下校尉常滕的調令。

雖然馬康是城門令,但按照道理來說,換防的事情,都要由城中的最高軍士長官來出具。

馬康在荊州入仕幾年,但還是第一次乾這種反水的事情,被屯長要求出示調令的時候,一時間有些呆了。

說那時,那時快,卻見諸葛亮突然大吼一聲,道:“奉劉益州和劉荊州聯令,取下城防用以對抗外寇!”

說罷,便見諸葛亮一指那名屯長:“不尊劉益州之令的,全部拿下!”

那屯長聞言大驚,急忙伸手拔劍,卻見諸葛亮身後,兩位衛士署的衛士上前,一左一右的將他製服,手段之快,效率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那屯長見自己被製住,大為吃驚,剛要張嘴呼救,卻見一名衛士從懷中抽出一麵銅製符令,擺在他的麵前,低聲道:“你最好是彆亂叫,若是真逼的急了,怕是你這條命當真就保不住了。”

那屯長見了符傳,吃驚的長大了嘴巴,同時眼眸中露出了惶恐和驚懼之色。

可不管他的神情此刻有多麼的複雜,可他確實如同那名衛士所言的,不再出聲了。

衛士署在劉琦的麾下,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探查部門,同時他還是一個隱秘機構,負責替劉琦執行一下擺不上台麵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他甚至立於荊州的司法三署之上。

拿下了城門之後,時間也差不多了,馬康和諸葛亮隨即登高望遠,看向遠方。

等了沒多長時間,便聽南城的城外響起了一陣轟隆的馬蹄聲。

隱隱的還有火光湧起。

毫無疑問,那一定是從荊南長沙趕來這裡接手襄陽的軍隊。

諸葛亮急忙轉頭看向馬康,對他道:“仲常兄,請下令打開城門!”

馬康揚聲道:“開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