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兩條謠言(1 / 2)

劉雄鳴似乎早就猜到了劉琦要問他這個問題。

他並不著急回答,隻是從長袖中緩緩地逃出了一份縑帛,呈遞到了劉琦的麵前。

“此乃老夫在藍田的全部家資,今日願意全部獻上,請君侯過目。”

看到劉雄鳴這麼懂事,劉琦不由有些詫然。

好歹也算是據守一方的強人,經過賈詡一番遊說之後,不但主動前來自己麵前表示歸順,同時還帶著自己的身家獻降,足見其誠意。

劉琦伸手從劉雄鳴手中接過那卷縑帛,緩緩打開。

這一卷並不是隻是一張,而是三份縑帛。

第一份縑帛,是藍田的稅賦和口算錢,包括倉稟的糧秣數量,以及藍田受劉雄鳴管轄的人戶數量。

第二份縑帛,是一份關於藍田縣的地圖,包括街道、倉稟、武庫、縣署等,都繪製得極為詳細。

第三份縑帛,則是記錄著劉雄鳴個人的資產,包括他在藍田東南的秦嶺中,有一處道觀,觀中有他的三千門徒,其中囤積了糧草五萬石,財貨無數……這些都是他這些年積攢下來的,是屬於他個人的財貨,如今也全部獻上。

劉琦看最後一份縑帛的時候,不由直咂吧嘴,暗道在這個缺吃少穿,兵荒馬亂的年代,他一個神棍不但能取得四方百姓的信任,代替一方縣長守護一方,還能夠為自己囤積這麼多的財貨,偏偏四方百姓還都擁戴他?

光是門徒就有三千個,一個個都心甘情願為他守山護觀,這要是換成自己絕對是做不到的。

都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事實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能做到呢?

劉琦意味深長地看著劉雄鳴,道:“劉先生將這縑帛給我,當真是要將這些財貨和糧秣,統統獻給我麼?”

劉雄鳴歎道:“劉某人這些年替朝廷代管藍田,本就屬於僭越之舉,這道觀中的財貨,亦都是這些年為關中百姓祈福看病、演算命理而得到的酬勞,本就不該是劉某的,隻是沒有心係天下者能夠接受,今日能夠得見鎮西將軍,實乃劉某平生之大幸,這些財貨糧秣,願鎮西將軍能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若能如此,則劉某便算是死,也死而無憾了。”

劉雄鳴的話讓劉琦非常感慨,他實在是不曾想到,這個排名第一的關中第一神棍竟然還有這樣的覺悟和胸懷,肯將自己的所有傾囊獻出,著實是讓人感動。

“劉先生竟能有此覺悟,實在是令人敬佩,先生放心,待關中事定之後,劉琦一定會稟明天子,為劉先生向朝廷請功!”

劉雄鳴恭恭敬敬地向著劉琦長施一禮,道:“不勞君侯費心,劉某不過是一江湖方士,上不得台麵,隻請君侯能夠讓劉某在關中繼續行醫卜卦,采藥傳道為百姓謀福,愚心願足矣。”

當下,劉琦便命人在帳中擺宴,正式收劉雄鳴於麾下,並讓賈詡和張允等人作陪。

宴席上,劉琦當著劉雄鳴的麵說出了一條計策,道:“眼下白波黃巾和關中黃巾都缺少糧草,但礙於我與呂布軍陳列於其東西兩側,故不敢派大軍出動在民間劫糧……”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