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策反蜀郡的甘寧(1 / 2)

襄陽,牧署之內。

劉表高坐於堂上,手中拿著一卷簡牘,已是有了深刻褶皺的額頭此刻緊緊的皺起,似是在思慮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他的下方,站著一個年約四旬的中年人,相貌儒雅,頗有些後世所言的書卷之氣,他捋著須子,仰頭看著房梁,也做出一副若有所思狀。

這兩個人此刻都在考慮著同一件事。

少時,卻見劉表將手中的簡牘放下。

那是陳王劉寵寫給他的書信,告知劉表賈龍目前在房縣的情況。

慢悠悠地歎道:“本是想讓那賈龍去占上庸,西城諸縣,落下腳跟,誰曾想他卻欲圖漢中全境,真是其誌不小啊。”

“嗬嗬,卻也在意料之中。”那中年人微笑回道。

下方的中年人,乃是劉表的堂弟,亦為山陽劉氏族中人,現為荊州彆駕,擔任劉表的副手。

自打張羨被滅,荊南被劉琦收服劃割為七郡之後,劉表便開始在南郡大肆安插山陽劉氏的族人,用之以為臂助。

如今蔡瑁引軍北上,劉琦引軍東征,南郡之內的兵馬數量不多,劉表用這些兵將為各方調度糧秣。

如今他若是再想是派出兵馬去上庸監視賈龍,那荊州的兵將隻怕便會捉襟見肘。

萬一後方真出點什麼事,劉表便兜不住了,故而萬萬不可……

劉闔乃是山陽劉氏中,劉表一代人中的智謀之士,以心思縝密精於詭詐之道而聞名,但他對待山陽劉氏的族人,確是極為厚道。

也正因為如此,劉表才委任他為荊州彆駕,當自己這個州牧的副手,引之為心腹。

關於賈龍的事,劉表眼下也隻告訴了他。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認真的思索了一會後,卻見劉闔道:“兄長無需憂慮,賈龍乃是蜀中大豪領袖,又是益州名將,心高氣傲乃是在常理之中,他當初歸附荊州之時,也是為形勢所迫,如今他想自立門戶,也是在情理之中,誰人又想一生居於認下?眼下南陽郡和汝南郡等地征戰事急,漢中這邊,縱然是讓賈龍成了事,對我們倒也並非是壞事,隻不過是減少了對其的掌控而已……而且就弟看來,兄長有劉範在手,就算是賈龍能全據漢中之境,他也需要兄長的支持方可名正言順,眼下大可先讓賈龍放手在漢中施為,待其與二袁之間的事定之後,再做計較不遲。”

劉表眯起了眼睛,認真尋思道:“此言甚是有理……當下之勢,也隻能如此了。”

劉闔笑著道:“況且兄長若是有意要收益州,也不一定非要指望賈龍嘛,益州地大物博,人才鼎盛,乃天府之土,要入益州,可以用的人著實是多得是。”

劉表聽劉闔似是話中有話,遂問道:“賢弟可是有何妙策?”

劉闔邁步上前一步,低沉著對劉表道:“其實針對益州諸郡,弟弟一直都暗中派人在各處打探……據說吳班和吳蘭、雷銅三人被放回益州後,這三家東州士家族便被劉焉暗地裡打壓著,而嚴顏歸降了賈龍之後,江關都尉嚴鏞則是立刻派人置書於劉焉,言稱與嚴顏斷絕關係,逐其出族,並表示不會遷移巴郡的族人,懇請劉焉對其放心。”

劉表淡淡道:“不錯,這兩件事為兄亦是知曉,當初伯瑜放吳班和吳蘭回蜀,反倒是將其家主雷遇,吳堀,吳懿三人留在襄陽,為的便是挑撥這三家東州士族與劉焉之間的關係,其三家被劉焉打壓,實乃是意料之中……至於嚴鏞,當初伯瑜應是告訴了嚴顏讓嚴鏞遷其在巴郡的家族去往江關,不過聽說這個嚴鏞不顧念兄弟之情,反倒是對劉君郎表示以忠誠,他居然寧可斷了與嚴顏的兄弟關係,也不願背叛劉焉,倒是一位忠義之士。”

劉闔笑道:“兄長把嚴鏞想的太好了些,以弟看來不然……當初伯瑜向嚴顏提出轉移巴郡族人的策略,雖然是為嚴家好,但這方法對嚴鏞而言實在太過冒險,就算是巴郡臨於江關,距離極近,但嚴家卻是世代居於巴郡之中,讓他們放棄產業舉族從巴郡遷移,實乃是斷了他們的根基,嚴鏞身為嚴氏家主,心中所籌謀之事自然不同於旁人,這種事情不到最後關頭他斷不會做……故而他寧可斷絕與嚴顏的關係,也絕不會斷了嚴家在巴郡的根……而嚴鏞鎮守江關之地,手下精兵猛將不少,其把守著荊州通往蜀中的要害之所,對於劉焉而言屬於外放之將,劉焉在沒有把握將其擒拿之前,卻也不好將他得罪的狠了,因此雙方便暫且相安無事,卻非嚴鏞忠義。”

劉表聞言恍然而悟。

他緩緩的點了點頭,表示讚同……然突然間,他似是又想到了什麼,遂問劉闔道:“賢弟與我說這些事,卻是為何?”

卻見劉闔衝著劉表長作一揖,道:“弟有一計,可令川中大亂,讓諸多彼此猜忌敵方的勢力乘勢而起。”

“哦?”劉表聞言精神不由一振:“願聞其詳?”

劉闔笑道:“其實這計策也很簡單,弟自打來了荊楚,便一直再派人暗中聯絡蜀中的一位故人,昔日弟年少,冠禮學成出遊蜀中,曾與此人相識,彼此之間的關係頗為相厚,如今聽聞此人在蜀中過的並不順利,因而想有意策反此人。”

劉表聞言忙道:“賢弟所指者乃何人也?”

劉闔忙道:“此人名位婁發,乃是蜀郡的府門亭長,亦屬蜀郡本土豪族出身。”

“婁發?”劉表默默的念叨了一遍,搖頭道:“沒聽過此人,況且隻是策反一個在蜀郡主守衛的府門亭長,未必能成多大氣候。”

劉闔耐心地位劉表解釋道:“兄長不知,眼下蜀郡之中,有意謀反者可不隻是這一個府門亭長,尚有蜀郡郡丞甘寧,門下督賊曹沈彌兩人。”

“蜀郡郡丞……也想反李嚴?”劉表聞言,頓時精神一振,露出了一臉八卦之色,道:“弟且細說來。”

劉闔清了清嗓子,遂為劉表詳細的做了解釋。

原來,自打犍為郡守任岐聯合益州本土豪強在犍為郡反叛之後,劉焉為了安定時局,便暫時停止了對廣漢軍、蜀郡、巴郡等地本土豪強的打擊策略,改之位安撫,

即使是出了嚴顏這叛逆的豪族嚴家,劉焉也沒有借機對其動手,反倒是派人好言寬慰,誇讚嚴鏞之德,為的就是安撫益州本土豪強的人心,不讓任岐的勢力有所增長。

不得不說,劉焉的這個策略確實是對的,

廣漢郡和蜀郡中昔日對劉焉有所怨恨的蜀中本土豪強,因為他的安撫與妥協,也隨之心安,都暫時沒有加入到任岐的反叛陣營中去。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焉因為長子劉範落於荊州,次子劉誕被董卓掌控,三子劉瑁身死,其憂慮成疾,導致了一病不起。

當時正是任岐率兵與東州士的軍隊和青羌軍交手的關鍵時刻,在這非常時期,蜀郡郡守因為與賈龍昔日的交情過密而被劉焉換下去了,蜀郡郡守的位置空懸,而益州的形勢逐漸變亂……

為了轄境內的安定,促使軍民一致對外,劉焉便派遣幼子劉璋為蜀郡郡守,替他坐鎮蜀地。

眼下對劉焉而言,也隻有親生兒子才能夠靠得住。

這本來並沒有什麼不妥,

但是在生病中的劉焉,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劉璋的出身和年紀。

劉焉身為漢室宗親,師從胡廣,又曾在陽城山教書七年,可謂是實打實的上層名流,名聲響徹漢朝士族圈中,不在張儉等人之下。

劉璋身為其子,自幼耳渲目染的便都是‘名士那一套’行為準則,

身為‘名二代’,劉璋很自然的從心裡就瞧不起普通的豪強與寒門子弟,再加上其年紀尚青,在接人待物方麵,也定然是沒有劉焉的城府和老辣,很多東西還浮於表麵。

因此,便容易得罪人。

劉璋到了蜀郡之後,第一個得罪的人,便是蜀郡郡丞甘寧。

他想將甘寧從蜀郡郡丞的位置上換下來,畢竟對於他這個郡守來說,郡丞是除他之外的第二把手,可以說是他的親密搭檔。

必須得委派個像樣的人才行。

卻也難怪劉璋有這樣的心思,因為對於劉璋這樣的名士之後來說,甘寧的履曆委實是不咋地,他的行為也讓劉璋作嘔。

甘寧自稱為戰國時期的秦國丞相甘茂之後,具體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然就算是真的,那也沒什麼可牛逼的,前朝的官就是當的再大,在本朝也狗屁不如。

甘寧的家族在蜀郡乃是大豪,頗多土地糧秣,亦多有附戶,但卻非經學之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