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雒最後的局麵(1 / 2)

劉琦出了屋舍時,正見張允靜候在屋外的空地前來回轉圈。

見劉琦終於出來了,張允急忙上前,問道:“伯瑜,今日感覺如何?”

劉琦抻個懶腰,仰頭看了看日頭,居然是久違的感覺到精神。

也不知是他的病是該到了好轉的時候,再或是曹操留的藥方有效。

“也不知怎麼,今日精神甚佳!”

張允聽了這話,笑容略顯深沉。

他向著劉琦的屋舍瞄了一眼,低聲道:“佳人在伴,自是與往昔不同?今早的湯藥,吃起來是否亦頗香甜?美人熬的藥,滋味不同吧?”

這話說的,不三不四的……

分明長了一副關羽的模樣,偏偏卻喜辦諂臣的事兒,但偏偏他還不算是純粹的諂臣,他又有軍事能力,也有政治頭腦,可以為主分憂。

有東漢版和珅的潛質。

劉琦長歎口氣,伸手拍了拍張允的肩膀:“兄長是個能自省的人,你煮的藥跟她確實沒法比。”

張允露出些尷尬的笑容。

“今日精神氣好,走!兄長陪我去城外,練幾下弓馬如何?”

張允遂道:“為兄的弓馬又哪能和伯瑜比?但弟既有此興致,某家願意相陪!”

當下,便命軍卒整備弓馬,二人率領親衛們直奔城南而走。

路上,張允和劉琦閒聊諸事,道:“伯瑜,曹操北上去尋袁紹,請其上雒死諫,咱這護君之事已是到了最後關頭,依照你看,袁紹可能來司隸嗎?”

劉琦為張允分析當下形勢:“袁紹既肯讓曹操來,那他便是早有準備,為了壓倒袁術的勢頭,他必然集王匡,張楊,鮑信,張邈,劉岱等輩齊至司隸,這可是搶功業的大事,對他而言比前番討董要重要許多……而且袁紹若有所動,袁術必不會罷休,他必然會聯合孫堅來司隸搶攻,這一次,怕是關東群雄的兵馬,就不會在停滯不前了。”

張允恍然道:“袁紹等人若動,那大司馬的幽州兵馬,也可暢通無阻,直奔司隸!”

劉琦點了點頭。

宗親聯盟中的另外一位聯盟,也是最有實力的劉虞,因為不願與袁紹,韓馥等人發生正麵衝突,一直被阻隔於河北。

如今袁紹若是準備集河北群雄南下司隸,劉虞之軍必然也可隨行。

需知,劉虞目下坐鎮幽州,收攬青徐流民,邊貿互市,攬地方望族之心,攜烏桓諸部,帶甲數萬,實力強盛。

最重要的,劉虞在幽州可節製的諸僚中,有昔日的幽州騎都尉,現任右北平駐軍行監軍事的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

曆史上的公孫瓚沒有參與討董,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或許是比孫堅更會讓董卓頭疼的人。

公孫瓚雖屬遼西公孫大族,出於兩千石家,但因為是庶出,其母地位卑賤,因而入仕時的起步不高,隻能做郡門下書佐。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公孫瓚和袁紹同病相憐,但同時也是能夠奮發圖強之人,他身上有一股為了仕途不顧一切拚搏的狠勁。

從諸事無有忘誤到郡守以女妻焉,再到成長為見敵必戰、夜間行軍的白馬長史,文韜武功極盛,目下已兩度封侯。

一個將腦袋彆在褲腰帶上,憑邊境軍功爬到這個位置上的名門庶子,其聲望絕對淩於西涼諸將和呂布所率的並州軍校。

他一旦到了司隸,那就是李傕、郭汜、呂布等人的大敵。

隻是他現在和劉虞的關係,正趨於惡化。

……

二人一邊探討目下的形勢,一邊往城南走。

經過劉琦和張允的分析,怕是過不了多久,以袁紹和袁術為首的各路人馬,抱愧劉虞的幽州之眾,都會臨於司隸,而那個時刻,董卓再是凶蠻不可一世,麵對這樣的陣勢,他也隻有一條路可以走。

妥協。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