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為父爭麵(1 / 2)

初平元年五月二十七,蒯越與龐季二人受劉琦和蔡瑁所托,單騎入襄陽去說降張虎和陳生。

張虎和陳生二人本就是以江夏賊的身份投靠南郡宗族,無根無萍,在得知荊州五十五家宗族被平定之後,驚慌失措,每日夜不能寐,生怕劉氏的兵鋒會逼進襄陽,取他二人首級。

龐季和蒯越入城之後,對二人說以厲害,龐季同時還對他們二人表示了蔡瑁的誠意,言隻要有蔡瑁在,便可保他們二人性命無憂,且獻城之後依舊可任原職,日後若能建功,還可予以重用。

龐季話裡話外說的人都是蔡瑁,反倒是將劉氏的作用刻意減弱了不少。

張虎和陳生當初本來就是奔著大宗族貝氏和張氏來的南郡,對於南郡宗族,他們還是有一定信賴感的。

見蔡瑁給出許諾,二人當場便表示願意歸順。

龐季和蒯越遂回返宜城複命。

……

聽了二人的講述勸降的過程,蔡瑁很是滿意,可劉琦卻不答應。

劉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不可讓二人這般悄無聲息的歸順,一定要讓他們大張旗鼓的開城獻降,要讓襄陽的百姓們親眼看到!需讓二人當著襄陽百姓的麵,親自引我軍入城,一則以示誠信,二則彰顯嚴君之威。”

蔡瑁皺起了眉頭:“公子,張虎和陳生已降,又何必這般折辱他們?未免太過了。”

劉琦對蔡瑁解釋道:“蔡將軍誤會了,琦此舉絕非是侮辱,隻是想在嚴君上任之前,為他在襄陽爭一爭顏麵,立一立威勢。”

蔡瑁聞言一愣……為劉表爭顏麵?

“這算是怎麼個爭法?”

劉琦解釋道:“嚴君任荊州刺史,雖是朝廷敕封,但我劉氏在荊州並無根基,亦無威望,前番以雷霆之威平定三族,襄陽百姓大多也覺得是蔡蒯兩氏手筆,所以受降張虎和陳生二賊,說什麼也得把動靜弄大些,為嚴君賺些名威。”

蔡瑁這才恍然,暗道看不出這小子還蠻孝順的,居然想借用受降二賊的事給劉表賺取聲望?

可惜,你爭來爭去,也不過是給蔡某爭名爭利而已。

蒯越在一旁做和事佬道:“公子之言,合乎常理,咱們在南郡鬨了一番,卻無一樣功績可以歸於使君,受降這事,也該給使君添些麵子才是。”

有蒯越替劉琦說話,蔡瑁也不好反對,遂道:“隻是劉使君不在此處,公子打算如何行事?”

劉琦道:“受降之前,可著張虎和陳生將襄陽四門大開,允許城內百姓出城入城,商旅亦可持路引做生意,恢複襄陽城的正常商貿流通,“

”待受降當日,我等立嚴君之纛,在城外人流交彙處受降張虎和陳生,合乎常理又不顯做作,既彰顯嚴君之威,又可振三軍士氣,不知公等以為如何?”

蔡瑁對劉琦如此擺弄花架子的行為深感不屑,道:“繁瑣過甚。”

蒯越急忙道:“不繁瑣,我等此舉也是為了劉使君之聲威著想,待使君到日,自也會記上我等功勞一件。”

說罷,蒯越衝著蔡瑁使了個眼色。

蔡瑁明白,蒯越是在提醒他,劉琦就受降張虎和陳生一事,已經做出了讓步,眼下不過是想借此事給劉表爭個麵子而已。

蔡瑁若是還推三阻四,就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蔡瑁仔細的想了想,前幾日在議定受降張虎和陳生這件事上,自己是過於獨斷霸道,沒有把劉琦放在眼裡,頗不合禮數。

既然劉家小子已經服軟,便賣他個薄麵。

想通了,蔡瑁遂道:“既如此,蔡某便讓龐季再往襄陽城一趟,與張虎和陳生陳明此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