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意外的脫靶(1 / 2)

大國重坦 華東之雄 7427 字 3個月前

炮管直接發射導彈,省著導彈發射架了,同時,在發射的時候,後麵是要加著發射藥筒的,出去的時候,直接就給了一個初速度,省著火箭發動機的燃料了,所以,好處是很多。

當然了,問題也很多,想要解決導彈從炮管裡麵發射,首先就要克服發射時候的加速度,這也是初期服役的炮射導彈,用的都是低膛壓炮的原因,膛壓低,口徑還得大,否則的話,炮射導彈塞不進去。

但是,這樣一來,炮管就是專用的了,優勢又不複存在了。

蘇聯人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首先研發了9M112導彈,成功地從T-64的坦克炮炮管裡麵發射了出去,但是,這種炮彈是用無線電指令製導的,非常落後,所以很快,又出現了9M119,采用激光製導,終於算是可以實用了。

現在,蘇聯人的坦克裡麵,就混合裝備了幾枚炮射導彈。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射程遠。

蘇聯的坦克炮,精度差,兩千米外,幾乎就打不著了,而用了炮射導彈之後,三四千米是沒問題的,這樣,終於到了和北約一個檔次了。

英國人二十多年前搞的120毫米的線膛炮,就已經能夠在三千米外精確射擊了,自然就是為了對付蘇聯坦克的,歐洲人的想法幾乎都是一樣的,就是靠著遠射程來殺敵,敵人還夠不著自己。

以前的時候,蘇聯的坦克兵隻能是蒙著頭,一口氣衝鋒,衝鋒過去,他們就贏了,而現在,終於用不著了,遠距離,蘇聯的坦克也是有絕招的。

除了射程遠之外,另一個優點,就是威力大,炮射導彈采用的是金屬射流的殺傷方式,在坦克炮的穿甲彈不給力的情況下,炮射導彈卻是容易實現突破的,可以輕鬆地達到六七百毫米的均質鋼的穿甲能力,遠遠地勝過普通的炮彈。等到這款代號為9M119的炮射導彈繼續發展,後麵帶著一個M的後綴的時候,穿甲能力更是突飛猛進,達到了900毫米這樣逆天的數字了。畢竟,這種金屬射流的攻擊方式,增加穿深要比坦克炮彈容易的多。

不過,炮射導彈技術先進,所以蘇聯人也是藏著掖著,這次,展示出來了T-80坦克,同時又要展示他們的炮射導彈了!

所有人都舉起了望遠鏡,望著遠方的坦克,隻見它在開動之中,突然停了下來,然後,轟的一聲,炮口一團火。

對方居然沒有在行進中開火?

就連秦振華都覺得有些鄙夷了。

炮口處的火球並不大,可見蘇聯人的坦克炮在發射導彈的時候,使用的裝藥並不多。

就在所有人的關注之中,那枚導彈展開四片小小的尾翼,前麵伸出了四片鰭片,飛了出去。

如果是炮彈出去,很難用肉眼捕捉到,畢竟炮彈的飛行速度很快,嗖的一下子就過去了,但是炮射導彈就不同了才,出去之後,飛行速度隻有三四百米每秒左右,同時,炮射導彈尾部的火箭發動機開始點火,冒著白光,很容易捕捉到。

在剛剛飛出去之後,和普通的反坦克導彈一樣,這款導彈在上下飄忽著,最初的飛行狀態並不穩定,幾乎飛出去了一千米之後,導彈的飛行才顯得平穩很多了,然後,導彈繼續向前飛行,就在所有人的關注之中,向著目標飛射過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