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溫納爾達閉嘴(1 / 2)

大國重坦 華東之雄 7815 字 2個月前

其實,秦振華要忙的事情很多,紅箭-8導彈雖然也關注過,但是絕對不算是精通,不過,在來的路上,已經把這種導彈的知識,給補充了一遍了。

導彈在發射前,是裝在發射管裡麵的,因為有這個發射管作為保護,所以這種導彈的狀態非常好,不過,在發射完之後呢?

如果按照艱苦樸素的作風,導彈發射管是不能丟掉的,得撿回去重新使用啊,畢竟這種導彈的發射管,也是相當貴的。

但是,從實戰的角度來說,誰還有空去收拾發射管啊,大家夥都是打了就跑的,所以,發射管肯定是要扔掉的。

或者說,就算是沒跑,當打完了第一枚之後,跟著要打第二枚,就得把第二枚導彈的發射管掛上去,這種時候,直接拋掉的第一枚的發射管,顯然省略了一個步驟,就和自動步槍一樣,自動退殼總比手動退殼要強啊。

這就是他們目前的方案,當然了,這個方案並不是己方首創,最先使用的,是法國的米蘭反坦克導彈,采用了這種丟棄型的發射管。

法國人一向都是奇葩的,設計的武器也是獨具一格,就像是法國車一樣,固執地使用扭力梁後懸掛,然後不停地介紹我的車多牛逼,調教多好,彆看是扭力梁,照樣不比獨立後懸差,結果,銷量越來越小。銷量小了,不是我的車不好,是你們消費者不識貨,看看歐洲,我在歐洲的銷量多麼牛,你們東方大國人,就是不懂車。

這就是法國人的思路,奇葩的方向盤中間不轉等等,都是他們設計的,還自我感覺良好,不過,這個後拋式的發射管,還是容易讓人接受的。

我們是博采眾長的,既然有好處,那就要采納,兼容並蓄。

此時,導彈飛了出去,就在導彈飛出去的瞬間,發射管在火焰中向後飛出去,這樣,同時也可以抵消掉自己的後坐力。(資料上查到的,話說這導彈發射,哪裡來的後坐力?又不是打*炮。)

導彈的4片弧形彈翼,在飛出去之後,就開始展開了,在展開的同時,隨著火箭發動機的點火,導彈開始旋轉。

就和炮彈在飛出去要旋轉一樣,導彈想要飛行穩定,也是需要在飛行之中旋轉來保持的,當然,相比炮彈,導彈的旋轉很慢。

此時,後麵的放線器,正在將導線一圈圈地散開,在尾部形成漂亮的螺旋狀,由於導彈的飛行速度還比較慢,所以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當繞成了螺旋形狀之後,就散開了,正好避開了尾部的發動機,這樣就能避免火焰燒到導線上。

同時,每飛行一圈,導線都會傳輸一次姿態控製,這是己方獨創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導彈的飛行是相當穩定的。

美國人,考慮的因素太多,他們追究相當高,就像是打坦克炮,要輸入那麼那麼多的數據,結果,一個數據出現偏差,就不行了。

而東方大國輸入不了那麼多的數據,隻能是用一些簡單的辦法來保證飛行的穩定了,就像是現在這樣,通過采用這種飛行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導彈的飛行穩定性,穩定性高了,自然就容易命中目標了。

導彈的尾部,一個發光管正在發射出來光芒,這也是半主動引導的先決條件,導彈的觀瞄係統,在穩穩地觀察著導彈和目標,而控製係統,不斷地發射出去控製指令,向著目標飛過去。

其他的人,也都在盯著看,導彈的飛行速度不是很快,以至於肉眼還可以捕捉到,他們的心思,就各不相同了。

溫納爾達等人,絕對是期待脫靶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