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七章 買不來強大的國防(1 / 2)

大國重坦 華東之雄 5916 字 3個月前

國內的電子計算機的起步並不算晚,當年有大名鼎鼎的華羅庚所長,作為國家專門的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的負責人,搞出來了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而之後,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東方大國的科技工作者,在電子技術方麵繼續孜孜不倦地研究,第一次從單晶爐裡麵拉出矽單晶的時候,也不比國外晚多少。

而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國內的很多方麵,其實已經追上了國外的技術水平,比如到了1975年,國內就成功開發出來了1024位移位存儲器,基本達到國外同期水平;1979年研製的HDS—9計算機每秒運算500萬次,是IBM 370-168計算機運算能力的兩倍,當然,後者是1972出現的,但是也可以看出來,和國外的差距,不到幾年而已。

甚至,當年的國內某冶金所還獨立發展了製造集成電路所需要的離子注入機,並出口到日本。

可以說,第一代的國家的科技工作者們靠著勇於拚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建立起來了國家的全麵的半導體工業,掌握了從單晶製備、設備製造、集成電路製造的全過程技術。可以說,在這個時代,隻有美國和蘇聯人掌握這種全部過程,東方大國建立起來的底子,是非常好的。

但是現在,已經開始流行起來了造不如買的潮流了。

現在已經和國外接軌了,國家的經濟正在轉型,一切都在向錢看,而搞集成電路,那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的。

就連計算機所,國內最頂尖的計算機研發機構,都已經放棄了芯片的設計和製造,更不用說其他的部門了。

自己搞,需要巨大的投入,見效慢,所以,既然能買到,為何要自己製造呢?

不少人的心中,都是有這樣的想法的,自己的眼光要長遠一些,全球的企業都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自己隻要成為其中的一個鏈條就夠了。

當然了,要說現在的芯片製造,國內的確是有一定的問題,比如說技術落後,比如說成品率低等等,比如說,科研和生產環節脫離,科研所搞出來的技術,想要轉化為生產並不容易。但是,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隻要有足夠的資金就行了。

這需要上級的支持。

聽到造不如買幾句話,王曉強皺起了眉頭,額頭上的青筋暴起,他的手握成了拳頭,猛然間,他站了起來。

“造不如買,是不行的,這個政策,將會直接摧毀我們的的獨立的科研和產業體係,作為一名計算機方麵的技術人員,我個人堅決反對這個政策!”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