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愛恨糾葛(1 / 2)

大國重坦 華東之雄 7275 字 2個月前

在車內,王利民教授向著秦振華說道:“你們一機廠,是造坦克的,而我們,是打坦克的,你們怕不怕?”

王利民教授這麼一說,倒是把秦振華給逗笑了:“王老,看來咱們的紅箭-8反坦克導彈,威力很強大啊。”

要說擊穿坦克的裝甲的話,主要有兩種方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主要用的是動能殺傷,靠著一個又細又長的彈杆來硬生生地把坦克的裝甲穿透,這個方式,反坦克導彈是做不到的。

它的速度不會特彆高,隻有幾百米每秒而已,畢竟它用的是火箭發動機,而且,由於剛剛飛出去的時候不穩定,所以,近距離的目標打不準,隻能打遠距離的。

它為何不提高速度?

臣妾做不到啊,這種導彈,采用的是有線製導的方案,一邊向前飛,一邊從後麵不斷地拖著兩根線,當年73年的反坦克大戰,讓AT-3導彈聲名遠揚,而等到打完了仗,戰場上,到處都是散落的電線。

一邊飛,一邊向後釋放導線,要是飛的速度快了,放線跟不上,那導線就會被扯斷了。

所以,即使是有更先進的火箭發動機,也不能裝上了,它的速度快不起來,有線製導的方式還得用很久,一直要到新千年之後,什麼紅外成像之類的技術發展起來,才會實現什麼發射後不管。

雖然速度不高,但是,人家壓根就不靠動能殺傷,人家靠的是金屬射流。

這叫做聚能戰鬥部,通過一個錐形裝藥,在爆炸之後,炸藥將前麵的黃銅藥罩燒融,然後由這股熾熱的金屬射流去燒坦克裝甲,就像是一把氣割,不斷地燒裝甲,一直將裝甲燒穿。(聚能戰鬥部,空心裝藥戰鬥部,應該說的是一個東西吧?華東之雄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這個穿甲的過程,已經不是硬碰硬了,屬於另類的殺傷,金屬射流在能量消失之前,燒穿了坦克的主裝甲,那就勝利,衝進去的金屬射流,會引爆坦克裡麵的東西,當然,如果運氣夠好的話,或許剛剛燒穿了坦克手的大腿,就已經消失了。

如果能量耗儘,也沒有燒穿,那就是坦克的裝甲勝利了。

不過,由於不需要速度的限製,可以多裝藥,所以,從數據上來看,反坦克導彈的破甲深度都是很嚇人的,己方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就擁有五百毫米的穿甲深度。

至於紅箭-8,作為國產的第二代的反坦克導彈,性能肯定就更高了,雖然不知道具體的數值,但是說出來肯定能嚇死人。

王利民說出來了這句話,秦振華卻是笑著搖頭:“怕什麼,對付反坦克導彈,咱們有爆炸反應裝甲,用這東西,直接就把它炸飛了。”

82年的戰爭,讓爆炸反應裝甲大大地露臉了一次,國內的相關部門,也已經展開了研製,所以,當王利民問秦振華怕不怕的時候,秦振華就說到了這個問題。

“是啊,爆炸反應裝甲,對咱們的聚能戰鬥部有很大的威脅。”王利民教授說道:“不過,化解它也是很輕鬆的,一個可伸縮的穿杆就能解決問題。”

反坦克導彈主要靠金屬射流,而爆炸反應裝甲,則是針對這種殺傷方式有很大的用處,就在反坦克導彈撞過來的一個瞬間,咱們嘭的一下炸開了,那些金屬射流,原本彙聚到一起的金屬射流,直接就被炸開了,威力就可以大減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