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萬一炮(1 / 2)

大國重坦 華東之雄 7288 字 2個月前

其實,這幾年來,相關部門也想到了100毫米坦克炮的升級問題,所以,在1979年的時候,研製成功了100毫米的破甲彈,算是增加了一個彈種,然後,又研製成功了100毫米口徑鎢頭穿甲彈,這種穿甲彈的初速為1435米每秒,直射距離1640米,穿甲威力相比以前仿製的БР-412式穿甲彈有很大提高,可以擊穿T-55等坦克的車體正麵裝甲。

但是,這種100毫米鎢頭穿甲彈也是全口徑穿甲彈,在命中傾角大時容易發生跳彈,所以,實際性能如何,誰都不清楚。

至於次口徑穿甲彈?在沒有引進105毫米線膛炮之前,怎麼打造這個線膛炮的次口徑穿甲彈,怎麼製造其中工藝最複雜的滑動彈帶,大家都沒有把握。

所以,這件事就擱置下來了。

直至現在,為了把69坦克賣出去,一機廠提前完成了這些炮彈的研發,反正當初秦振華一鳴驚人的時候,靠的就是穿甲彈的技術。

現在,擺開前麵的兩種穿甲彈,秦振華給介紹起來了:“我們已經全麵引進,消化吸收了105毫米的坦克炮,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改進出來了自己的100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彈,幾乎就是仿製和縮小過來的,至於性能,自然是比不上我們的105毫米穿甲彈的,但是,整體來看,提高還是明顯的。”

說完,秦振華指著左邊的一枚炮彈,說道:“這是我們的一期彈,這枚炮彈,全長950毫米,其中的彈芯,采用的是鎢合金的彈芯,長徑比15,在試射中,已經達到了250毫米的穿甲能力。”

現在,賣出去的就是這種炮彈,相比以前的100多毫米的穿深,性能幾乎提升了一半以上,完全有能力擊穿酋長坦克的正麵主裝甲,就是因為有了這種穿甲彈,所以,才會有這次69坦克一挑三的光榮戰績。

當然了,這還和坦克手的素質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雙方換一換人,肯定就是一麵倒的戰績了。

“再看這邊,我們用的是最新的粉末冶金技術,打造出來的新型穿甲彈。”秦振華說這句話的時候,心中是很感歎的,這是上次去首都的時候弄回來的彈芯,正是因為這種材料更加的結實,所以,才加強了這種炮彈的性能。

“它的彈芯,長485毫米,直徑27毫米,長徑比為18.”秦振華介紹道:“這種穿甲彈,在一千米的距離上,穿深應該在三百毫米以上。”

三百毫米以上!當聽到了這個介紹的時候,黃老的眼神中,閃爍著驚訝和讚歎。

這個性能,已經達到了當初100毫米滑膛炮的性能了!

而且,這可是更古老的線膛炮!

當發展到69坦克的時候,線膛炮換成了滑膛炮,也算是順應潮流,結果,穿甲彈不給力,穿深反而沒有進一步增加,相反炮彈發飄,打不準了,所以,這導致了69坦克重新換上了線膛炮。

之後,秦振華的手下,研發出來了新型的炮彈,讓穿深達到了三百二十毫米,有了本質的突破,也讓部隊有了對抗北方蘇聯的實力。

隻是,這其中,還有很多的情況要考慮。100毫米的滑膛炮,其實是通過增加裝藥來實現的,為了提升坦克炮的性能,所以就要增加發射藥筒的體積。

它的發射藥筒足足有9.4升,甚至比105毫米線膛炮的8.7升還要大,發射藥多了,膛壓高了,炮管就得更厚,所以,100毫米滑膛炮的自重很大。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