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須知少年淩雲誌,曾許人間第一流,元帝敢戰否(1 / 2)

轟隆隆!

天地又一次裹挾起了黑雲,有雷光在其中閃爍醞釀,片刻之後,砸入人間,造成極其恐怖的聲勢。

這是十一境的本源劫,對於人間本源而言,痛並快樂著的劫厄。

人間有修行者觸及到十一境,渡本源劫,他雖然要降下劫罰,但是一旦渡劫成功,他亦是可以得到極大的反饋,增強自身本源。

修行衰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實與強者的凋零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人間有聖師這樣的極限強者存在,可是整個修行界,看的從來不是個人,而是眾人,但眾人之中強者數量的減少,自然就會導致修行的衰竭。

人間修行,就是麵臨這樣的因素。

而如今,安樂似乎正在逆流而上,幫助人間改正著這種特殊情況。

十一境誕生的越來越多,人間本源自然就會慢慢的壯大,或許達不到修行複蘇的條件,至少不會再繼續崩盤。

不過,人間本源散發出來的意誌,還是顯得有些抓狂。

因為安樂根本不給它休息的時間,十一境強者不斷的冒出,它需要不斷的引動出劫雷,去賦予這些修行者感悟本源的機會。

這個過程對於人間本源是痛苦的,就像是投資……

需要先投出自身的本源,才能獲得反饋。

若是沒有安樂渡劫這一檔子事,人間本源自然是可以哈哈大笑,可安樂渡劫……汲取了歲月本源,又搞走了一抹混沌本源,這直接讓人間本源都有些虧空了。

接下來又被李幼安、陸依山、王燕升等人間天才之流,壓榨汲取本源。

人間本源感覺自己虛極了。

安樂佇立在鳳凰山之巔,沐浴在微風中,感受著六耳獼猴引渡的劫雷,麵容上的神情頓時古怪非常。

他自是感知到了人間本源的哀怨。

“忍一忍不就好了,這些人間劫雷,看著下,你若是承受不住,聖境本源還有上蒼本源可都無比樂意接受,一位天才級彆的十一境,這二界本源怕是笑開了牙,特彆是聖境本源,簡直可以說是要笑瘋了。”

安樂笑著說道。

他這話是說給人間本源聽的。

安樂也不知人間本源可否聆聽的到,但是態度得表現出來。

人間本源肯定存在著真實的意誌,這點從安樂渡劫的時候就能感知清楚,所以,安樂自然沒有太過客氣。

“你不接受,有的是人接受,本是屬於你的本源資源,結果成為了聖境本源和上蒼本源……”

“他們當著你麵接受這些本源修行者的本源反饋……又何嘗不是一種NTR之舉呢?”

安樂笑的開懷,甚至難得暴露了一些世人聽不懂的話語。

不知道人間本源是否是聽懂了安樂的話語,竟是有些著急,這些人間本源強者,豈能被聖境本源和上蒼本源給騙了去,人間誕生個本源境容易嗎?

況且,這些人間本源強者是借助聖境本源的靈氣修行到十一境,再回到人間突破,對於人間本源而言,白撿的便宜,不要白不要

轟!!!

澎湃的劫雷開始落下,六耳獼猴化作了龐大無比的絕世魔猿,妖氣衝天,橫握拳頭,對轟劫雷,雷霆崩散,電蛇狂飛。

六耳獼猴凶猛的捶打著自己的胸口,興奮至極。

當劫雷逐漸散去,六耳獼猴成功破入本源境,成為人間少數的頂級十一境尊者。

人間本源反饋垂落而下,讓六耳獼猴興奮萬分。

安樂亦是十分開懷,特訓有效果,這自然是最值得慶賀的。

降妖塔一拋,於臨安城外轟然壯大,從中一道道身影飄然走出。

葉龍升、狄藏和種師極三人麵色有些落寞,他們終究還是因為自身修為破境太慢,未能在特訓中破入十一境,不過也突破到了十境三災境界,未來衝擊十一境不算困難。

除此之外,亦有個好消息便是,素珠上師和花解冰在聖境之中修行,借助聖境的天地靈氣,以及安樂給的本源清氣資源,師徒二人,俱是破入了十境。

素珠上師本身距離突破十境就隻有一線之遙,本身就可以看做一尊十境,花解冰雖然凝練心劍,可是在安樂這位凝聚聖階心靈長河的強者幫助下,心劍蛻變極快,心劍突破的避障根本不是阻礙。

因此,亦是借助這次特訓,破入了十境。

莫看如今聯軍一方十一境強者極多,但是,一位十境強者,依舊可以看做是頂級力量,對於聯軍實力的加持同樣不容小覷。

臨安城外,降妖塔中走出的強者們,有些恍惚,他們佇立在地麵,感受著人間稀薄的天地靈氣,又感受著自身壯大許多的力量,眼眸中不禁流露出幾許感慨。

若無安樂的手段,他們怎麼可能獲得自身的突破?

安樂飄然而來,幾乎是虛空挪移,隨著對空間本源的掌握愈發的熟稔,安樂移動起來,甚至不會產生任何的虛空漣漪。

眾人幾乎眼睛都未曾眨一下,安樂便已經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公子!”

眾人神色激動且恭敬,紛紛朝著安樂執禮。

感受著這些破境的強者們,安樂麵容上滿是滿意之色:“破境了就好,沒有白費這一次特訓,當然,哪怕沒有破境也莫要氣餒,修行本就非是一蹴而就之事,慢慢來,未來總能追上。”

“既然諸位都完成了自身實力的提升,短時間內,應該很難再出現修為境界上的跨越。”

“那我們一直期待和籌備之事,便正式開始。”

安樂說道。

眾人聞言,渾身劇震。

天空之上,陽光傾灑而下。

安樂白衣衣袂高高飛揚起,目光直視北方,腰間墨池飆射而出。

劍指向北。

……

……

元蒙大都,黑雲裹挾而來,非是劫雷,隻是一場將要落下的暴風雨。

陰沉的天空,帶著席卷千裡的逼仄,大都皇城長廊之上,一股帶著燥意的熱風如鐘波般擴散湧動著。

左相伯言穿著寬鬆的休閒白衣,放下手中的文書,赤著腳從宮闕中走出,須發飛揚,羽扇輕搖,目光直視那遮天蔽日的逼仄黑雲。

他長長吐出一口氣,眉頭緊皺,麵容上有股緊張感。

“起風了。”

左相伯言喃喃道。

他所言的起風,自然不是天地自然風,而是……來自南方的風,興許要裹挾無可阻擋之勢,卷過整個北方。

當年那個端坐禦劍入北方大都,觀那趙黃庭挑戰元蒙皇帝,最後狼狽逃竄南歸的少年,如今攜起了不可阻擋之勢,從南方而來。

帶著滄浪江以南,無數修行者的心願,即將北伐!

左相伯言在滄浪江北岸坐鎮漫長歲月,與葉龍升、狄藏、李幼安和種師極等絕世武將都打過招呼,這些武將……每一個都包含著想要北伐,收複失地的心思。

在他們眼中,占據了北方五百載的元蒙帝國,非是正統,仍是異族,哪怕五百年過去了,不少元蒙百姓早已與中土百姓血脈交融了,可他們依舊覺得元蒙乃異族。

事實上,這種想法在元蒙帝國中亦是如此,元蒙百姓總覺得在身份地位上要高於中土人。

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在這般事實上,便導致了五百年依舊未曾斷絕南方修行者想要北伐收複中土失地的想法與願望。

咻!

忽而,一道鋒銳的箭矢,宛若鷹擊長空,從遠處的天穹呼嘯而來,速度極快,宛若一道流光。

寬鬆衣裳飛揚,左相伯言抬起手,朝著虛空一抓,頓時箭矢落入他的手中。

箭矢之上,有一份信件緩緩的展開。

這一看,眼眸頓時微微一凝。

“滄浪江畔,葉家軍、種家軍、青麵軍和飛虎軍,開始推進,朝著元蒙大都而來,主動出擊,已然攻破數座城池。”

信件中的內容寫了很多,但是歸根結底就四個字。

“北伐開始。”

左相伯言麵色沉凝如水,如山的壓力,壓迫在了他的身上。

“終究還是開始了,北伐……不可避免。”

“這些時日,人間本源動蕩不休,不斷的生出本源劫……聯軍一方亦是在補強,不斷的誕生十一境本源尊者,這一場北伐……結果真的不好說。”

左相伯言將信紙攥成了一團。

他轉身看向了皇宮的深處,仿佛有一尊尊恐怖至極,灼熱無比的荒古巨獸在大都深處沉睡著,等待蘇醒之際,便是毀天滅地之時。

“快了,陛下應該也快要完成壯舉了。”

“元蒙……還是有機會的。”

左相伯言麵色凝重,眼眸中卻流露出希冀之色。

他知道,元蒙最後的希望……便是在安樂的身上。

“在陛下完成蘇醒的這段時間裡……我必須要撐住,讓元蒙潰敗的不至於那麼快。”

“待得陛下出關……戰爭或許就有轉機。”

左相伯言知道,他身上的壓力是最大的,他未曾被元蒙皇帝選中,吞噬龍脈之力,便是因為他乃是元蒙的智囊,是為了讓他在如今的時刻,撐起元蒙最後的底線。

不至於崩的一塌糊塗。

若是換了圖雷、桑戈等人去應對氣勢洶洶,有安樂帶領的聯軍,怕是會如決堤之壩,瞬間分崩離析,崩潰徹底。

到時候,戰爭就沒有任何懸念了,甚至都撐不到元蒙皇帝完成龍脈之力的吞噬,從沉睡中蘇醒,力挽狂瀾。

天上黑雲之中有豆大的雨珠宣泄而下,砸在地麵上,炸裂開來,在左相伯言的瞳孔中映照,就宛若如今元蒙即將要分崩離析的局勢。

左相伯言顧不得漫步,回到了宮闕之內,點燃燈火,伴著跳動的幽幽燭火,提筆開始發布文書調令,開始遣兵布將,應對來勢洶洶的北伐大軍!

“撐住,一定要撐住……”

“隻要撐到陛下醒來!”

左相伯言滿是鄭重,巨大的壓力……

幾乎要壓彎他的肩膀。

……

……

古老的城池,戰火連天,斑駁的城牆上,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刀痕劍痕。

城門被撞開,被元蒙帝國占據了五百年的古城城門,終於再度被中土人所打開。

身披甲胄的葉家軍魚貫而入。

葉龍升身披銀甲,斜握瀝泉槍,騎乘著駿馬,往城內行走,馬蹄聲滴滴答答,兩側的百姓們,皆是狂熱無比,有的淚流滿麵,有的喜極而泣,有的跪伏在地,像是在歡迎著王者之師的到來。

五百年了,中土在元蒙的統治下,中土百姓們承受著的是階級層次上的壓製與鄙夷,他們在中土,沒有屬於他們的地位,曆曆代代,連續悲苦,他們日日夜夜都在等候著,期待著,希望中土能夠回歸到中土人的掌握之中。

葉龍升沉默的看著這一幕。

他看到了百姓們歡慶的樣子,鼻頭微微有些發酸。

“五百年了。”

“我們……回來了。”

葉龍升斜握瀝泉槍,沉聲說道,聲音回蕩在整座城中,伴隨著的是炸響而起的無限歡呼!

與此同時。

北伐大軍分路行動,一路由飛虎軍討伐,李幼安率領著飛虎大軍,配合上北海與東海龍族,從揚州往上,度過滄浪江,直破楚州、海州,目標殺向登州,攻下沿海一帶,再往元蒙大都內陸方向一路討伐而去。

再一路,則是葉龍升的葉家軍、種師極的種家軍,配合上大理新軍和西梁新軍,橫渡滄浪江,順著原本大軍與元蒙碰撞的方向,為主要討伐方向,過襄州、陳州一路往元蒙大都而去,這條路,壓力最大,陸依山直言,左相伯言定然會安置元蒙大軍,動用極大的軍力攔阻北伐大軍。

再一路,則是狄藏的青麵軍、劍池宮的劍仙弟子軍、於老太君和林四爺等人統帥的林家軍,一路順著長安的方向,過驪山,殺向大都。

分三路共同討伐,且每一路都有十一境的本源尊者坐鎮,氣勢洶洶。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