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帝皇蘇醒對談十境密辛,不去,不送,不彆【求月票】(1 / 2)

青山隱隱,雲霧繚繞。

竹劍內部空間的山嶽之上,安樂佇立在石徑上,維持著即將落步的動作,身前的濃鬱雲霧快要被他一腳給踩開。

第二十一階,安樂猜測,這一階山道之上的仙異,應該是達到了八境。

但是,八境到底有多強,其實安樂還真的未曾真正體驗過,迄今為止,他尚未與真正的八境修行者交鋒,所以,很難判斷出八境強者的實力。

八境鍛體為神臨,煉神為神遊,皆與神有關,這兒的神……其實是一個安樂暫時難以理解的意思,是元神,還是什麼另外一種他未曾聽說過的存在,都不可知。

不過,對於安樂而言,他還是很有信心與八境修行者一戰的。

鐵烈擁有著七境巔峰的修為和戰力,他是鐵定能夠戰八境,所以,安樂覺得自己與八境一戰,毫無問題。

當然,若是像鐵烈這樣的八境巔峰的天才,那安樂可能還真未必勝的了。

石俑之中響徹起的聲音,讓安樂的眼眸微微一凝,麵容上不禁流露出了一抹喜色,看來這位帝皇石俑應該是蘇醒過來了。

也對,帝皇石俑曾經說過,他隻要積攢到斬仙劍意金丹,便能夠喚醒沉睡的石俑意誌。

他都一路從第十一階開始,攻到了二十階,積攢的劍意金丹,比曾經於丹田內彙聚的劍意金丹都要大上許多,讓帝皇石俑蘇醒,自然是沒問題。

“前輩,你可終於醒了!”安樂收回了即將踏足第二十一階的腳步,笑著說道。

一陣微風徐徐吹過,帝皇石俑之上有意誌波動不斷,縈繞在整個竹劍空間之內。

“在你斬滅第十五梯的仙異之時,孤便已經醒來。”

帝皇石俑傳音道。

“孤倒是沒有想到,你居然能這麼快便完成石徑的跨越,擁有如此戰力。”

安樂輕笑一番,微風拂動,撩起他著身的白衣微微拂動。

“修行偶有所得,且破了六境,便來嘗試一番。”

“感受到了,你的肉身之強盛,頗為不俗,孤似乎未曾見過如此肉身修行法……你修的是什麼法門?”

帝皇石俑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安樂那強悍至極的體魄。

正是因為這份體魄,安樂在對戰仙異的過程中,才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仙異沒有肉身,或者說他們的肉身,早已經被始皇給斬滅,如今存在於竹劍青山內部的,不過被始皇以特殊手段囚禁於此的意誌,被始皇當成磨煉後輩的工具。

而在仙人威壓無法影響到安樂的情況下,被安樂近身,自然便會吃大虧。

強橫的體魄,滾沸的氣血,對於靈體的衝擊感極其強烈,安樂自然勢如破竹的殺穿了十梯,甚至準備以六境修為,繼續登青山。

“我進入六境之後,暫未尋得適合自身的鍛體法門,我的幾位師兄師姐便提議讓我自創適合自身的法門,故而,我便創造了如今的修行法,熬煉了體魄。”

安樂笑著說道,對於這位萬載歲月以前擁有絕代風華的帝皇,安樂沒有選擇隱瞞,甚至主動說出來,這位帝皇乃是十一境的至強修行者,對於修行肯定有超出常人的理解,若是能夠給他的《九鼎兵主經》一點建議,必然可以有大啟發。

“哦?自創修行法?你且說說,孤聽著。”

帝皇石俑輕笑道。

安樂便也不再隱瞞,將融兵法以及兵主之道給詳細的描述出來,甚至將運轉的一些經文路線都道出。

青山之上,微風不燥,雲霧嫋嫋。

人與石俑相對坐,說話與石俑聽。

像是一道現在的靈魂,與萬年前的靈魂,進行了橫跨歲月長河的巧妙碰撞。

帝皇石俑安靜的聆聽著,待得安樂全部說完之後,意誌微微波動了一番。

“你將山河鼎……融入了肉身之內?借山河鼎之力,衝刷體魄,締造神軀?”

帝皇石俑傳音來的話語中,稍帶一抹驚詫。

安樂是真的敢啊,就不怕肉身無法承載山河鼎,最終被鼎中運勢給衝破肉身,最終崩個四分五裂?

“山河鼎乃天下至寶,每一件都有著強大的威能與運勢,畢竟是曾經鎮壓中土山河的法寶,乃是由傳聞中的上古皇者所鑄就,意義非凡。”

“你的確很有勇氣,融兵法有著屬於融兵法的優勢,因為再強大的修行者,都離不開兵器,而融兵法則是讓修行者與兵器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甚至與兵器一同修行。”

“想法極好,但是……在孤那個時代,諸子百家中的墨家,其實走的也是以器證道,但是,並沒有如此極端,融兵於體。”

帝皇石俑倒是很快平靜下來,他什麼沒見過,隻不過安樂的融兵法,的確給他帶來些許的意外。

接下來的時間,帝皇石俑則是老辣的提及了一些建議,便是關於運轉的經文上的一些調整。

安樂對此還的確得到了不少的啟發,當場就開始運轉做調。

“你成為了聖師的弟子?”

待得安樂完成調整和推演後,帝皇石俑徐徐問道。

安樂點了點頭:“聖師以山河鼎來立聖山,到此世,開辟第七聖山,我便是第七山山主,也是得聖師的準許,得以煉化的山河鼎。”

“聖師……的確是超出想象的強大存在。”

帝皇石俑感慨一番。

他自然知道,仙人插手人間,爭奪山河鼎,正是聖師出手,才讓人間龍脈氣運未曾入上蒼。

隻是山河鼎有一尊被上蒼之上的仙人給取走。

“但是你這融兵法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便是必須要集齊九尊山河鼎才能大成,否則,你鍛體一道,可能會一直停駐在九境巔峰。”

“儘管,你若是真的能融就八尊山河鼎入體,你這九鼎巔峰……與尋常九鼎天差地彆,可是,未能入十境,便始終是一個遺憾。”

“也就是說,你越到後麵,會越發的困難。”

帝皇石俑一針見血的說出了安樂此法的弊端。

安樂倒是很灑脫:“我會儘力去將山河鼎收集到手,不僅僅是因為修行法,更是因為……我曾經答應了前輩,會讓中土歸複,既然如此,山河鼎作為鎮壓中土氣運的至寶,肯定得歸人間。”

帝皇石俑心神微微波動,輕笑了起來:“有誌向。”

“這是一條難走的路,但是,我輩修行者,自然要有這份身向虎山行的膽魄,孤已經感覺到了,驪山之下的孤之陵墓已經開啟。”

安樂點了點頭,眼眸微微一凝,盤膝在山道之上,白衣飛揚。

“元蒙皇帝煉化八道龍脈之力,於驪山之下,開啟了前輩的陵墓,天下強者俱是有所感應,我那幾位聖山的師兄師姐們,也想要入陵墓中闖一闖。”

帝皇石俑聽完,卻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

仿佛早就預料到了這般情況似的。

“萬載歲月彈指一揮間,孤自然也能預料到,陵墓不可能永存,當初孤其實也能夠感受到,隨著龍脈與山河鼎的分離,人間氣運的大亂,未來修行者想要踏足十一境將會越來越難,甚至,會逐漸的困難到,連十境都成為一個天塹。”

“這便是氣運的作用,天地有運勢,雖無形,但不可小覷。”

帝皇石俑的話語,讓安樂楞了片刻。

這個時代,破境確實會比以前難上許多,甚至,很多強者都瀕臨大限,麵臨著壽元耗儘的死亡威脅,現在看來,與運勢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孤之陵墓之內,分有三個地下宮城,分彆對應八境,九境與十境,各藏有對後人的機緣,危機程度也不一樣,這天下能夠衰弱至今,與孤也有關,自孤之後,天地再難出十一境,甚至,中土會被異族侵占,皆是種種因果下的產物。”

“所以,孤在陵寢中留下的機緣,至少,莫要讓人間的修行,真的走向末路與衰途。”

帝皇石俑佇立在青山石徑上,目視著遠方,平靜的對安樂說道。

安樂聞言,微微吸了一口氣:“前輩的陵墓……竟然還有為八境修行者留下機緣的地下宮闕?”

帝皇石俑笑了笑:“八境……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境界。”

“孤為何不讓你繼續衝擊第二十一階,那便是因為第二十一階的仙異,所蘊藏的乃是八境的仙人意誌。”

“你應該知道,八境鍛體為神臨,煉神為神遊……皆有神,你可知此處的神,為何物?”

安樂搖了搖頭,他如今才剛剛踏足後五境的修行,為他修行路上點青燈的花夫人,也未曾跟他解釋過,畢竟,那時候,花夫人根本覺得安樂不可能如此短時間內便觸摸到八境領域。

當然,安樂如今也確實未曾踏足八境,不過,他的戰力卻已然能與八境一戰。

“神臨與神遊,此處的神,非是自身元神,而是天地意誌。”

“八境,是初步與天地意誌接觸的一個境界,此天地意誌,可理解為天道,天之道,可喚乎為神,九境絕巔是借助天地意誌,將肉身達到了凡俗的極致,屹立真正的山巔,至此都是對道的利用,至於十境陸地仙,則就達到了對天地意誌的掌控,掌控大道,方為十境,隻要符合天地意誌的道,皆可入十境。”

“而氣運的強盛,與世人溝通天地意誌有很大的關係。”

“如今龍脈不受壓製,氣運紛亂,天地意誌也自然隨之而模糊不清,所以很多人想要踏足十境之路,會變得非常的困難。”

“哪怕他們知道要掌握天地意誌,掌握一條道,方可成十境,可是……他們無法觸摸到天地意誌,最為致命,而八境……便是感受天地意誌的境界,看上去不重要,卻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關鍵。”

帝皇石俑描述著關於修行上的一些秘辛。

安樂聽的如癡如醉。

天地意誌,天之道,原來這才是十境真正的奧秘。

難怪,曾經見到劍池湖底老劍聖的時候,冥冥感覺劍都有些不受控製。

老劍聖掌握的應該便是以劍溝通天地意誌,掌握劍之道。

“前輩,那十一境呢?”

安樂興致提了上來,好奇的問道。

“十一境……難度比起九境入十境難太多太多,孤隻能告訴你,十一境掌握的已經不僅僅是道了。”

帝皇石俑似乎並不願在十一境說太多。

“十一境離你太遠,任何踏足十一境者,都需要大機緣,需要大氣運,哪怕在孤那個時代,百家爭鳴大風流,也僅僅隻有幾位諸子踏足了十一境。”

安樂聞言,麵色凝重許多。

十一境,在任何時代都是站在最巔峰的存在,都是占儘天下大風流之輩。

“孤將入陵墓的門戶設定為三扇,一扇唯有十境可入,一扇為九境可入,一扇為八境可入,分彆進入驪山地底的三座宮城之內,隻有能夠得到什麼好處,便看各人的造化了。”

“當然,孤為了防止世人破壞孤的陵墓,十境地陵宮城中,提高了些風險,十境可入……就難出了,而且,萬載歲月過去,孤也無法確定十境地陵中胡發生什麼變化。”

帝皇石俑想了想,說道。

安樂聞言,倒也不意外,哪怕心存提攜後輩的想法,但是自己的陵墓也不是誰都能在裡麵搗亂的,布置一些機關之類的,皆是正常情況。

“那八境和九境的宮闕風險大嗎?”安樂問道。

帝皇石俑輕笑了一聲:“十境以下……不配。”

很是狂妄的一句話,但是,安樂知道這位還真有資格這般說。

“待得八境宮城的開啟,你可以找個機會進入其中,孤的陵寢之內,坐落一尊山河鼎還有鎮壓著一道龍脈,這是維持陵墓外殺陣的能量源泉。”

“你的鍛體之法,需要山河鼎,你可以進入其中碰個運氣。”

安樂聞言,眼睛陡然亮了起來。

有這位帝皇開口,安樂心頭頓時激蕩不已,取山河鼎麼?

一尊山河鼎在驪山陵墓中,一尊山河鼎在仙人之手。

兩尊山河鼎以安樂如今的實力,都基本上隻能想一想,莫要寄希望能夠到手。

但是,有帝皇石俑開口,安樂覺得……穩了。

前輩入驪山陵墓,那不跟回家一樣嗎?

“當然,在此之前,孤希望你可以調整一下狀態,再衝擊一下第二十一階。”

“從二十一階開始,斬仙劍意金丹的量就會更多了。”

“畢竟萬年歲月過去了,歲月能改變太多的東西,陵墓之內,興許發生了連孤都不可知的變化……還是要好好做準備。”

帝皇石俑叮囑道。

安樂聞言,鄭重的點頭。

遂,帝皇石俑便重新沉寂下去,安靜了下來,任由安樂如何呼喚都不再動蕩意誌。

安樂從石階上起身,拂去白衣上沾染的落葉,他未曾繼續登梯,準備好好調整下狀態,再來登第二十一梯,畢竟帝皇石俑讓他好好準備,說明第二十一梯的仙異,絕對不好對付。

朝著石俑拱手作揖後,扭頭看了眼,迷霧纏繞的第二十一階山道,心神一動,退出了竹劍青山的內部空間。

……

……

驪山始皇陵墓開啟的消息,如風暴一般席卷整個天下。

幾乎所有十境強者俱是釋放出了深邃的氣息,眸光投落在了北地。

這座陵墓埋葬的乃是萬古絕代皇帝,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時代,結束了十一境強者橫行所締造出來的亂世,功績足以震動整個人間。

如此帝皇的陵墓,內部蘊含的秘密自然惹得無數強者為之窺探與期待。

天穹之上,雲流撕裂,一尊尊隱世的十境強者紛紛走出閉關之地,朝著驪山而去。

青城山,真武觀,觀主騎鶴下山北上。

雲錦山,天師府,端坐在一汪蓮池前的老天師,亦是選擇出了道觀,座下生蓮,橫跨滄浪江,徑直北往。

西梁,森森白骨堆疊的骨觀之上,西梁皇帝顧白鯨亦是走出。

在顧白鯨出了西梁後,地獄府的府君亦是同一時間離開西梁,二者一前一後跨過了滄浪江。

滄浪江中的大惡,的確很強大,但是對九境強者或許還有所影響,可是十境強者基本上都可無視了這份大惡。

滄浪江畔,軍隊駐紮,密密麻麻。

葉龍升、種師極等大趙皇朝的頂級武將,眉頭微蹙,他們彼此對視一眼,心頭很清楚,這陵墓開啟意味著什麼。

九境破十境的契機,便在陵墓之中呈現!

作為鎮守大軍的主帥,他們若是能夠在陵墓中突破十境,那對於戰爭的局勢走向影響非常大。

所以,葉龍升、種師極、狄藏等強者不約而同都跨江北上,興許是知道他們要去做什麼。

元蒙帝國一方的強者竟是未曾選擇攔阻,主要也是未必能夠攔的住,伯言自然便放任他們過去。

驪山陵墓,是機緣卻也同樣是危機。

一旦葉龍升、種師極等人在陵墓中遭受到大危機,那滄浪江戰場局麵的平衡,將被徹底的打破。

伯言很清楚,待得陛下從驪山陵墓中走出,便是一統天下的時候,到時候葉龍升這些人都將是阻力。

陛下的確很強,可陛下一旦選擇一統天下,天下十境都不會袖手旁觀。

劍池宮的老劍聖,天師府的老天師,真武觀的觀主,爛柯寺的時光佛,感業寺、蓮華寺、摘星教還有地獄府等等頂尖的江湖勢力中的老不死十境,都會出手,甚至聯手。

中土勢力爭歸爭,但是元蒙一旦要一統天下,占天下氣運,這些強者肯定不會同意。

這也是元蒙皇帝為何在大趙南遷五百載後,不選擇攻伐諸國的原因,那些老不死的聯手,元蒙皇帝終究做不到一人敵儘天下十境。

元蒙皇帝在等待破十一境,唯有破十一境,才能強勢且穩妥的鎮壓一切!

各方強者俱數過江趕赴往北地,滄浪江戰場也難得的陷入了一片默契的靜謐中。

……

……

晨光衝碎了雲流,照耀著整座第七山,讓第七山熠熠生輝。

第七山周圍,山影迢迢,此間寒山數十,風景極好。

山頂絕壁,身影林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