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口述記書(1 / 2)

長生仙遊 四更不睡 12597 字 3個月前

茶水微微冒著熱氣,台上的雲先生說著書,他說的東西跟曹發不是一個類彆,雖然是師徒關係,但二人所說的風格卻是差異萬千。

曹發說的是神誌異,而雲先生則是更擅長於將一些曆史典故或是實事改編,然後再通過說書的方式講出來。

往往而言,這樣的故事其實更具有代入性。

師徒二人各有所長。

“書接上回,說那少卿獨領悍將,赴死北境……”

陳長生聽著這個熟悉的故事,不僅心頭一震。

雲先生長歎一聲,說道:“少卿本有絕世之才,無論文道,武道,皆可稱得上是當世少有,隻可惜天不眷顧,實乃讓人悲歎。”

雲先生隻敢說這個人是少卿,卻也不敢說這個人的真實名字,大底是因為歲月隔得有些近了,一些話犯了忌諱。

金三爺聽著這個故事說道:“我之前聽人說起過這個少卿,還是在南域的時候,聽聞這位上京當年本是個修道中人,下山過後,讀書一年,便得榜眼,後來就去了上京還翰林院,出來過後,在刑部做事,後被提拔至大理寺少卿。”

“常少卿。”陳長生道了一句。

金三爺聽後頓了一下,問道:“先生知道?”

“早年見過。”陳長生直言道。

金三爺聽後愣了一下,說道:“那,那豈不是說,早在景時……”

陳長生點了點頭,說道:“也不是什麼不能說的事,你本來見識就廣,大抵都猜到了許多事情。”

金三爺聽後嘴唇微張。

雖說有所預料,但如今所知,卻還是讓他感到有些驚愕。

金三爺不禁思索了起來,問道:“先生應當是認得這位少卿的吧?”

陳長生點了點頭。

金三爺接著說道:“當年我南下行至秋月坊的時候,曾遇到一位掃山門的老人家,在他的口中曾聽聞過一些故事,這個故事,跟一座叫做流雲的道觀有關。”

陳長生看向他,說道:“流雲觀,早年時,觀主乃是洪三才,其下有三位弟子,玄天,玄地,玄黃,洪老觀主仙逝過後,天地二徒下了山去,玄黃獨自一人留在上山,隔年雪災,玄黃道長收養了五個弟子。”

“以藥為名,常山、商陸、玄參、紫蘇、南星。”

“可惜的是,南星在那場大雪之中失溫,寒氣太重,最終夭折。”

金三爺聽的愣愣的。

隨即他忽的反應過來,說道:“先生,金三可否將這些記下來?”

陳長生聽後道:“那陳某便慢慢與你說,無需著急。”

金三爺大喜過望,立馬命人準備了了筆墨紙硯。

就在這嘈雜的茶樓之中,他便動起了筆將先生所說的內容都一一記了下來。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頭做起。

“玄黃道長,是個木訥的人……”

陳長生說起了那個喜歡吃桃的玄黃道長,這也是陳長生心目之中唯一一位得到的修士。

或許在彆人眼中不算,但在陳長生這裡,那定然就是。

金三爺的筆就沒曾停過。

他聽著先生說,眼中越發明亮了起來。

‘這才是修士……’

金三爺在先生的口中,正在聽到了自己心目之中所認為的修士。

他認為,這世上修士就該如此才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