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宗師!【第二更,求月票!】(1 / 2)

昔日曹信與朝廷講和,從陸羽手中,得來武功秘籍六十四卷,包含內功心法、輕功身法、拳掌、兵刃,很全麵,全都是上乘武學。

這都是大梁朝廷從各種渠道得來。

到了曹信手中,是為神侯府準備。

這時阿俠卻先用上。

至於這六十四門武功當中,為阿俠選擇哪一門,其實曹信早有成算。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內功、內力,仍是重中之重。”

所謂‘一力破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對常人而言,內功難成,內力難修,需要極大精力,成名多得三四十歲往後。

這是弊端。

但對曹信、對阿俠而言,有‘點化’,不用怕。

“南明玄功。”

這是一門內功心法,與阿俠的契合度高達63%,這是曹信選擇《南明玄功》的第一個原因。

雖然不知道在擁有【點化】的情況下,契合度有什麼用。

但高一點,肯定不會錯。

萬一後麵用得著呢。

還是不要太早給契合度判死刑的好。

哪怕放著,養眼也行。

第二方麵,是因為這功法本身。

《南明玄功》火氣極猛,一旦出手,敵人非死即傷。

共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增強內力中的威猛霸氣,攻堅擊銳,無敵不摧。

進至第二重境界,念動之際,即可引發全身‘三昧真火’,運布全身百骸,比外家的護身奇功‘金鐘罩’、‘鐵布衫’之類強勝百倍,真個刀槍不入萬邪不侵。

到了第三重境界之後,爐火純青,‘後天三昧真火’化為‘先天南明真火’,此時收發由心,由極剛至猛變為剛柔並濟,不論出手或護身,傷敵與否都隨心所欲。

這是大成。

當然,這是習武,不是修仙。

所謂‘三昧真火’、‘南明離火’,都隻是武學意義上的概念。

真論起來,《南明玄功》跟曹信從浮山派得來的《童子金鐘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修行內功之餘,兼顧、側重甚至主攻橫煉、防禦等方麵。

而且。

相較於《童子金鐘罩》,《南明玄功》更加霸道。

一般人無法修習。

非得是天性凶猛之上方易上手。

這可能也是神凋阿俠跟它契合度高的緣故。

畢竟金凋,天性凶猛,遠超常人。

再有一點,《南明玄功》跟一般功夫養生、延壽不同,此功因為太過霸道,故而習練時、運功時、激戰時,都會損傷身體。

常年修習,造詣越高,死得越快。

能活過一甲子,都算長壽。

不過神凋有十二層《壽世青編調身法》,滿級養生功護持,應當能夠修複《南明玄功》帶來的損傷。

倘若此功大成,不需要再琢磨其他花哨,直接運起玄功,兩翅亂扇,便可一力降十會,所向無敵。

這最適合阿俠。

“就是它了!”

曹信定下。

……

一晃,又過去三個月。

年關已近。

這一日,夜色放晚。

西京城中,曹家故居。

曹仁早早到來,去聚義鏢局見過師父、師娘,吃過晚飯後,就回到這裡,挑燈夜讀。

不知過去多久。

忽的聽見響動。

曹仁起身推門,就見五郎曹信,正站在門外。

……

“好了!”

兄弟二人,見麵先點化。

自七月以來,曹信每逢五逢十的晚上,都會通過‘錨點’,回一趟西京城。曹仁也會從曹家莊趕來城中,跟曹信碰頭。

除了聊聊天,互相交流,最主要的,還是點化。

仍是《抱元勁》。

曹信在前往岐山之前,已經幫助曹仁將此功修行到第七層。

到了岐山後。

每月回來六次,每次點化一回。

早在上個月十五號,曹仁的《抱元勁》就已經達到第十層,達到極限,進無可進。

隨後。

轉攻《壽世青編調身法》。

十一月二十開始。

到今天,十二月二十。

回來七次,已經達到五級。

曹仁:

【根骨:1→2】

【年齡:20】

【序列:無】

【生命值:12→15】

【能量值:8→16】

【精神值:14→16】

【天賦:無】

【功法:抱元勁(10級)】

【武技:狂風快劍(7級),影流身法(6級),壽世青編調身法(5級)】

【武技契合度:影流身法49%,狂風快劍47%,抱元勁21%,壽世青編調身法13%】

……

時隔半載。

穩居一流。

武藝大進,曹仁心情也好,他看向曹信,問起過年的安排:“回不回來?”

“不回了。”

“路不好走,一來一回,太耽擱。”

曹信搖搖頭。

曹仁聽著,一陣苦笑。

他這弟弟半年來往返岐山與西京,幾乎就跟吃飯喝水一般容易。

五天一趟。

雷打不動。

兄弟兩人相見,甚至比原先曹信人在西京府還要頻繁,半點都看不出曹信這是離家千裡去學藝。

要是擱在尋常家長,非得以為曹信這是‘逃學’,整日在西京城晃悠呢。

‘路不好走’、‘耽擱時間’,在他口中說出來,總歸有些滑稽。

但曹仁也清楚。

曹信說的不是自己,而是曹賢他們。

跟曹信整日閒逛不同,曹賢等人在岐山派踏踏實實學藝,要是過年回來,開年再去,來回耽擱至少一個多月。

沒必要。

“你大姐他們不方便,你呢,不回莊上看看?”

曹仁又問。

“我一個人回去,怎麼解釋?”

曹信也想,但是不方便。

事實上。

他駕馭神凋,幾乎每個月都會回一兩次曹家莊,隻是不著陸,僅在空中俯瞰曹家莊,看看曹張氏,看看曹良,還有曹安。

至於現身——

不好解釋,憑添隱患。

“等明年吧。”

“等明年,岐山派穩定下來,小安也大一點,我回來接你們去岐山待一陣子。”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