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六族同聚,源點暴增!【求月票!】(1 / 2)

野人部落遷徙計劃遠比曹信想象的要容易。

在前麵半年的頻繁接觸中,王族領地的富足已經深入人心——

陶罐。

鐵器。

這是工具的革新。

鹽巴。

紅糖。

這是味蕾的革新。

此外,棉鞋棉衣棉被,布鞋麻衣涼席,方方麵麵,潤物無聲,潛移默化間,五族早就在‘衣’、‘食’、‘用’等領域,被全方位入侵。

特彆是虎族。

裡裡外外,早已是曹信的形狀。

這時曹信鬆口,派遣瓦疤等瓦族八勇士,以及各族的野人雇工回去進行遷徙工作,阻礙不大,絲毫沒有什麼故土難離的想法。

至於其他四族——

羽族。

磚族。

陶族。

船族。

更是輕易。

曹信勾勾手,四族立馬就應下,歡天喜地,舉族東進,陸續遷來領地。

歸根究底,還是王族領地的生活太好。

五族野人被曹信雇傭,在領地務工,吃住都在領地。

十天半月。

三月五月。

長時間下來,早就習慣領地準時上工、準時吃飯的生活。

吃得好,睡得香。

等到輪換,回到領地,生活質量陡然從封建小農中上生活水準,跌回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

這種落差,誰遭受的住?

一個不滿。

兩個不忿。

三個懷念。

四個吹噓。

虎族內部早就人心不穩。

人人都想去王族領地享福。

以往領地不收。

現在終於鬆口,虎族自是沒有遲疑的,嘰裡呱啦弄懂之後,轟轟烈烈的舉族遷徙就開始了。

一頭頭小毛驢組成隊伍,瓦族八勇士為首,率領這半年從五族雇工中挑選、訓練出來的的三十二名民兵鄉勇,組成轉運隊伍。

八勇士荷槍實彈,兵甲齊備。

三十二名鄉勇是一盤散沙,不成章法,但勝在人多勢眾。

這樣。

來來回回。

壓根沒什麼家當的五族野人,遷徙工作並不難。

前幾個月,在領地的原河的北岸,一座座大院拔地而起,次第坐落。

每一座大院規格都一樣,有二十間房屋,除去倉庫、工具房、廚房、茅房外,餘下十六間都可以住人。

曹信稱這樣的大院為‘房組’。

他設想的是,將來每一個房組,按著每間兩人的標準,一座大院能住三十二名野人。這樣,羽族等四族這樣的小型部落,人口在百人左右,三到四座大院就可以安置下來,也就是內部劃分成三到四個‘房組’。

而虎族這樣的,就要分成十個左右。

後麵。

每四到五個房組相距較近,可以形成一個‘房群’。

然後四到五個房群,可以形成一個‘村落’。

房組。

房群。

村落。

形成三級結構。

一個村落的總人口,約八百到一千人左右。

這樣可以形成有效治理,並且,第一批的五族野人,在原先的預估中,總人口大約就在八百一千,剛好可以搭建一個村落。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曹信被‘源點’、‘符籙’催動,利欲熏心,加速了這一過程,使得‘房組大院’的建設還沒徹底完成。

在六月份時,北岸僅有七座大院,隻能構建七個房組,容納二百二十四人。

這遠遠不夠。

“羽族:135人。”

“磚族:126人。”

“陶族:85人。”

“船族:152人。”

僅這四族,總人數就已經達到498人。

遠遠超出預估。

“再加上虎族386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