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人口!(1 / 2)

“嗚嗚哇哇!”

原始仙界,曹信領地,即使是冬天,依舊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野人們嗷嗷叫喚。

林中。

河岸。

對麵山穀。

處處都有野人的身影。

細數數,不下三五十人。

這些人分成幾個小隊——

一隊在仙崖下方燒製磚瓦、陶器。

二隊在領地修房鋪路。

三隊在原河拉網捕魚、練習操船。

四隊在原河對岸,被曹信命名為‘牧野’的山穀努力開墾。

少則幾人,多則十幾人。

再加上待在家裡的婦孺。

目前領地總人數足有61人,一派欣欣向榮。

“去年三月,瓦族進入領地,當日造化額外獲得‘衍法仙符’,我得以將‘醫術’錄入麵板,可以加點提升。”

“這從側麵說明,‘野人’與‘造化’,存在某種聯係。”

“而【造化】與‘原始仙界’限定區域,即領地的發展變化存在相關。”

“兩年多以來,生火、蓋房、修路、創造文字、教化野人,【造化】皆無反饋。”

“唯獨野人到來——”

曹信空閒時間很多,對【造化】、對【原始仙界】、對【領地】、對【野人】,包括對那一次獲得‘衍法仙符’的緣由,都有認真思索。

他猜測——

大概率。

很可能。

【造化】所謂的‘領地發展’,很可能跟‘野人’或者說,野人的‘數量’、‘人口’有關。

【野人到來】→【領地發展】→【造化獎勵】!

“去年三月,瓦族進出領地,曹去病留在領地,我獲得‘衍法仙符’。”

“這是零的突破。”

“那下一次呢?”

“不是十人。”

“會不會是百人?”

這是曹信第一個推論。

想要證實,也很簡單,隻要讓領地人口不斷增加就行——

十人。

百人。

千人。

這都是關口、節點。

僅憑瓦族生育、自然增長,這速度太慢。

於是曹信盯上瓦族的母族。

瓦族母族人口必定不少,因此才會不堪重負,將瓦族分裂出去,讓他們往東遷徙,自尋出路。

保守估計。

母族人口不會少於一百。

經過近一年的休整、教化,今年八月,曹信派遣‘瓦族八勇士’回到他們的母族,目的就是為了將那群野人吸引過來,從而讓領地有更多的人口。

他成功了!

自八月到十月,八勇士在兩地頻繁往來,每一次都會帶回來幾個母族野人前來領地參觀。

母族又用獸皮,換取領地的棉衣、糧食,用以過冬。

經過兩個月的交流,母族對曹信的領地充滿向往。

終於。

在十月中旬入冬後,在部落的采集工作終於結束時,母族一口氣派遣了三十多個野人來到領地,並在領地逗留,在瓦疤等人的帶領下,加入領地的建設工作中。

燒磚。

建房。

開墾。

一晃半個多月。

幾日前,瓦族勇士再次回到母族,遵從曹信的指令,要帶回更多的族人。

昨日一早,天還未亮。

位於領地西方,煙花刺破黑暗,表示瓦族勇士已經從母族出發,正在往回趕。

彆看曹信領地與野人母族一來一回要三天時間,單程一天半,但實際上,直線距離最多二十裡。

並不遠。

煙花燃起,在領地裡隻要留心,很容易就能看見。

更甚至,曹信升空數十米數百米,能清晰看到野人母族所在的山頭。隻因樹木濃密,重重遮擋,看不到野人身影。

“最多二十裡地,要是道路暢通,半天就能往來。”

“要是野人學會操船,一個時辰綽綽有餘。”

不過到也沒必要。

以眼下的情形,再有一兩年,整個母族都能被忽悠過來,在領地定居,往來便不便利快不快,這不重要。

倒是操船行船的技藝得經常訓練,往後用得著。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曹信看向西方,估摸著瓦疤等人即將歸來。

他估計的沒錯。

時近正午。

在領地西側林中,瓦疤、瓦猴等四名瓦族勇士帶隊,一行總計二十多人牽驢挑擔,腳步歡快。

瓦疤四人是歡喜能回到領地。

在領地待久了,吃的住的用的,完全不是母族能相比,在母族壓根住不慣,處處都彆扭,就跟當初曹去病剛剛跟他們相逢時哪哪都嫌棄一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