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雷炁紛紜玄冥鐵(四更!)(1 / 2)

禦煞 尋春續晝 14180 字 2個月前

於是,當楚維陽收拾好他那略顯得促狹的情緒,再探看去的時候,原地裡,那乾坤囊中騰躍出來混朦的寶光。

幾乎隻是洞見這靈光的閃瞬間,不等瞧見那靈光的內裡是甚麼,楚維陽便已經先一步挑著眉頭,深邃的眼眸之中流露出了頗感興趣的神色。

這天底下,有許多的事情實則無須探看到內裡的真切便足以確定其成色。

便像是那一套封存在玉匣之中的寶丹一樣,哪怕這一套寶丹楚維陽未曾吞服下一粒,但已經足夠教他借著氣韻的感應,確定這十成十是可以對自己修為和道法產生高卓妙用的真正好東西!

這種感觸,就像是昔日看到那整個身形都隱沒在厚重帷帽下的師雨亭時,便足以篤定這是真正的美人;就像是今日裡看到允函親自帶著師弟前來楚維陽的道場,便足以敲定允函心路曆程層麵的變化一樣。

直覺告訴楚維陽,那混朦的寶光之中,應該是像師雨亭的身段,像允函的心念一樣,像那一套完整的承運雷元丹一樣,該是這世上十成十的曼妙,對於自己而言的好東西。

可也正是懷著這樣的期待情緒,當楚維陽仔細凝視去時,那混朦的靈光消隱的閃瞬間,展露在楚維陽麵前的,竟然是一塊頑鐵。

一塊形狀很不規則,其外象的嶙峋交錯與坎坷坑窪渾無韻律可言,一眼看上去時更無寶材的靈光可言的頑鐵。

仔細看去時,那頑鐵的主體,約莫是一坨人頭大小的、並不規則的橢圓形,仔細看去時,在那橢圓形的主體之外,有恍若是鐵汁迸濺,揚起在半懸空中,繼而在霎時間因為熱意的消減而陡然間凝固在原地的尖刺。

有同樣的如同鐵汁融化開來之後在某種平麵上的延展,那應該是某種極儘華美的地板,那一層薄薄的不規則“鐵板”,甚至反向烙印下了地板上的精致花紋。

精通著符篆之道的楚維陽能夠一眼確定,那些花紋隻起到了裝飾作用。

這頑鐵的外象已經不僅僅是不規則了,它渾無有從地下礦藏中挖掘出來的痕跡,仔細看去時,那外象上的任何痕跡,都更像是後天的人為痕跡。

而且不規律的,不僅僅是這頑鐵的外象,更包括頑鐵的顏色,遍布在外象上的細微痕跡。

總體而言,這頑鐵中約莫有七成,是純粹的玄色,那也是楚維陽感覺起來,這頑鐵中最為堅韌的部分!

甚至那冥冥之中帶給楚維陽的觸感,便是源自於這玄色頑鐵之中。

畢竟剛剛那顯照在幽暗甬道之中的灼灼靈光不會並非是楚維陽看到的錯覺,如今看,那玄色頑鐵上又渾無半點亮光,楚維陽不會思量這頑鐵會是甚麼廢料,他隻覺得那是某種寶材靈光的極限隱匿與自晦。

而具備著這種特質的寶材,要麼其品質極儘於高卓,遠超尋常無上寶材,至少也該是太白贇鐵這一級數!

要麼便絕非是單一寶材之間的搭配,並且這些無上寶材之間,相互抵至了某種相諧與圓融。

楚維陽猜測,眼前的玄色頑鐵,大抵上是後者。

因為除卻那七成的玄色之外,外象上端看去時,尤有著三成,呈現出了各不相同的顏色,有些部分斑斕的晦暗顏色交織,並且氣韻與玄色頑鐵渾一,隻是其上難免有著虛虛多多坑窪的洞,像是某種歲月光陰裡的銷蝕。

而又有部分過於顯得灰白的部分,分明仍舊與那寶材主體混為一體,但楚維陽能夠明確的感應到,那一部分並不具備著堅韌,是這頑鐵之中的廢料一角。

仔細端看著呈現在楚維陽麵前的這塊麻麻賴賴的鐵疙瘩,交感著玄真寶鑒之中的諸道神形,霎時間,楚維陽隻覺得有通明的靈感從心神之中躍升,這是他思路前所未有的通暢。

可即便是如此,楚維陽卻始終無法倚靠入目所見的外象,推演出昔日裡到底發生了甚麼,才能夠有這樣的產物存世。

而看到楚維陽的目光幾乎落在這鐵疙瘩上麵挪也挪不開,原地裡,允函那婉轉的聲音再響在楚維陽的耳邊。

“仔細說起來,這寶材的年歲可長遠的厲害了!那大抵是百餘年前的事情,昔日裡的時候,駐留在外海總舵的那一代金丹境界長老,一個人在道城之中閉關,也不知是在修持甚麼秘法。

說來是一時不慎,畢竟大修士也非無所不能,麵對著甚麼苛刻的古法,或是更高卓的義理,有偶然間的失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雖說一時間道法失控,動靜轟隆震響了整座道城,甚至綿延至更遠的地域之中,但同樣是金丹境界大修士的掌控力,卻將其失控術法的崩滅本身,控製在了極極窄小的幾座庭院之中的範疇內。

房毀屋塌,自然不提,可偏偏,在被崩滅的範圍之內,有一間正是吾宗的某處庫房。

諸聖地大教在鎮海道城的總舵之中,一般隻會布置幾間庫房而已,而且這些不是給尋常修士準備的,而是給諸位道子、長老、大修士們準備的。

因而,這庫房主打的便是一個小而精悍,內裡寶材、寶藥、靈丹靈符,儘都是無上品階!最次最次,也該是那幾位珍稀的極品靈材,不可能有比這品階更低的物品了。

尤其是吾宗,諸脈雷法各有變化,但是根髓處仍舊是依循五行之義理,因而這諸般寶材、寶藥、靈材,封存在庫房之中的,儘都是五行之屬。

當然,具體甚麼名目,有多少數量,已經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了,記載著庫房寶材的名錄也在那金丹級數的術法失控與崩滅之中,化作了齏粉,再難追溯。

隻是等長老探看去庫房的時候,便隻瞧見了這麼一坨鐵疙瘩,那玄色鐵石之中,無上寶材的五行生息已經臻至了圓融。

但因為這不是大修士依照五行生息一點點養煉出來的,而是在大修士的磅礴偉力之中,一息間鍛壓而成,所以這坨鐵疙瘩,實則最艱難的地方在於重新熔鑄的過程。

當然,宗門的長輩們曾經提出過一個看法,之所以這玄色鐵石會有其餘顏色的邊角料,非是因為大修士的手段不足夠高明,而是因為封存在庫房之中的五行寶材有缺失。

於是在搭配上,遂不得不展露出這般不諧,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修士再強,也隻能做到將之一息間鍛壓,而無法做到無中生有,填補缺漏。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