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 內景法(1 / 2)

許父吃了墨丹,排空了肚子裡的酸腐臭氣,便已經有些世事洞明了,眼光已經比從前高出了許多。

想的事情也更長遠了,腦子清明之後,從前讀的書,就變成了智慧,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書卷中的蠹物了。

要是從前,他可能氣急敗壞,非得逼著許甲娶親生子,將所有的家族希望,壓力,榮耀,寄托在兒子身上。

現在他看清楚了,自己或許跟這些同宗同族不是一路人,自己注定站著更遠,看到是是朝堂,是悠悠曆史。

這種狀態,在後世被稱為覺悟,覺醒。

許母聽到許父竟然說:“其實生孩子也沒有那麼重要對吧。”已經驚呆了。

傳宗接代,是封建王朝頭等大事。從前許父不止一次想和許母嘗試再生一個,但隻有許甲一個兒子,後麵再怎麼樣也懷不起來。

許甲見許父的氣質清冷許多,好似一傲骨寒梅,暗暗道:“這墨梅精魄影響這麼大麼?”

許父又道:“宗族那邊既然已經說定了,那就差在朝廷報備,我打算再去縣衙一次,這回依然要做一篇文章,及第,你抄寫的那三篇韓愈韓大家的三篇文章,確定是海外九洲之人所作?”

“嗯呐。”許甲暗暗道:“平行宇宙的九洲。”

畢竟自秦以後曆史就發生了變化,蝴蝶振翅,萬物皆變,或許有相似,可萬萬沒有相同的。

許父道:“龍說,師說,現在不適合發出來,唯有馬說,有自薦之意,我打算化用,如何?以求一鳴而驚。”

許甲:……好好好,我沒打算文抄,你打算搞是吧!你不是勵誌成大賢麼?

“我年已四十有餘,年歲不占優,唯有以千裡馬不遇伯樂示人,薑太公八十而遇文王,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

“我不如那些神童遠矣,唯有另辟蹊徑,雖說舉人功名容易,吃了那粒墨丹後,我頭腦越發清明了,仿佛從前都是懵懂白活了一般。”

“昨日你說要為以後做打算,隻說了鄉望,鄉願,我卻想了更多,鄉望鄉願鄉賢之流,隻是第一步,不可自滿於此。”

“像是魯舉人,從前我羨慕他,他說我文章大有進步,我就高興得睡不著,以為他就是我人生的期望,如今再想想,其實也不過如此。”

許甲聽了也驚訝了,一個人的思想發生蛻變是最困難的事情,因為都是被過去的經曆,經驗,周邊的人或者事物所包裹,圍困,很難突破這一層次,到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

難道……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

難道許父真的知識改變命運?這粒墨丹不可能有此“洗心革麵”的能力,最多排掉一些酸臭氣。

又或者文昌風水陣催發催出了奇效?

許甲觀許父麵相,竟然有一絲“貴氣”,貴氣難生,唯有“化劫”才能生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