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 告土地帖(1 / 2)

許父還在那裡品味文章,許甲這邊已經捧著歸綾高,往著青田壩去了。

一張《告土地帖》已經寫好了,自從拿回了玉圭之後,許甲就開始琢磨用法,想著第一個添加的聯係人,必然是本地土地,將狐仙堂這個野生出馬堂,寄名於青田壩土地名下。

雖說香火五五分成,但總比現在畏畏縮縮的好一些,像是做賊一樣,偷感太重。

除卻《告土地帖》,許甲還寫了一張《告金沙溪府丞帖》,這張就是單純嘮嗑了,講你孫子在我狐仙堂下修行,入了譜係,成為了四梁八柱之中的“龜仙”。

青田壩攔住的水脈,正是金沙溪,聚水以灌溉數千畝良田。

廟約莫一人高,也有一間廚房大,一個泥塑彩繪的老者端坐在中間,他腳下踩著籮筐,籮筐之中裝著金黃色的穀物,還有瓜果蔬菜。

其手中,拿著一把禾苗,笑嗬嗬的看著,似乎在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雖然許甲家中也是小地主,百畝良田,十畝桑林,但許甲還是希望神明不要那麼“嫌貧愛富”,除卻神力輻照富家之土,也該與辛苦種植一年到頭的佃農一些關懷。

當然土地神作為最基層神祇,肯定也是希望能更多人信仰自身的,畢竟富人祭祀,雖說隆重,禮數也到,可一年就這麼兩次,一次春祭,一次秋祭,春祭其耕,秋祭其收,偶爾會有夏日祭祀,祈求雨水,或者冬日祭祀,祈求瑞雪。

不像是普通村民,但凡有個什麼事情,都會來拜拜求個心安。

這青田壩,數千畝良田,專門有人管著的,哪裡會讓外人隨意來燒香祭拜,進進出出的……

許甲也是穿著一身讀書人的衣裳,走在壩上說是踏春看景,這才沒有被巡壩人勸走。

許甲先念了土地寶誥,又祝了一柱香,這才將《告土地帖》燒了。

法界土地廟中,這小廟,則是顯化成了一座大莊園,他手下一隊紙紮農夫,抽打著牛鬼,耕作福田,福田之中,可以種出“衝和米”,陰陽二炁合和謂之衝和之炁。

這米可以換給修道人吃,能壯大修為,長養性靈。

這土地正在抽著大煙杆,呼出一口煙圈,這時廟中處理文書的一個小土精來報:“土地爺爺,來了一樁好處,天大的好處!”

青田壩土地爺被嚇得嗆了煙,罵道:“我這處清閒的地方,能有什麼好處?有也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後麵放著鉤子呢,咋咋呼呼的作什麼?再這樣,我把你打發回鄉下老家去!”

這小土精人小小的,像是個哪吒發型,光手光腳,一個土黃色的肚兜,乃是青田壩土地撿來的,是個土包子成精,泥巴星子成怪,因為乖巧伶俐,留在身邊做事,捏拿按摩,端茶倒水,按筆磨墨,全當作曆練他,每月拿一枚法錢作薪資,還押三個月,用得極為順心如意。

小土精將許甲的《告土地帖》奉上。

土地看著青色的詞帖,認出這是修道之人,按照形製寫的《告神書》。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