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沒有奏效(1 / 2)

諸葛亮搖了搖頭,隻說道:“光明大路,近在眼前,何故舍近求遠?”

“夫君,話雖然是這麼說……”黃月英望向筆直道路儘頭的大門,“可是剛才那兩個人,不就是走的山路嗎?若是不經風雨,又怎麼見到彩虹呢?”

諸葛亮輕擺羽扇,歎息道:“五曰崎嶇,勞碌之欲,奪人獨斷,給予盲從。”

“勞碌也算是人的欲望?”方曉玲都聽不下去了,“這世間有幾個人是希望自己勞碌的呢?要不是因為沒有辦法,大家好像都更喜歡躺平吧?”

“是啊夫君,你看上個房間,大家都在光裡,既然有舒適,誰會喜歡煎熬?”黃月英也同意方曉玲的看法,“大路雖近,但這畢竟是魔王的地盤,懷疑設下埋伏,這個想法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吧?怎麼能叫舍近求遠呢?”

“孔明先生,雖然你前番分析很有道理,但是這次聽起來不太靠譜……”方曉玲半信半疑地說道,“畢竟你說魔王奪取人獨自判斷的能力,給予人盲從的缺陷,這未免太過牽強。

如果真是這樣,魔王就不會隻讓咱們看到那兩個人,而是讓咱們看到山路上有大批行人,引誘咱們效仿,豈不是效果更好嗎?”

“魔王麵目尚未現,妄加猜疑何所思?高山勝者方所見,大路無例怯人心。世間固執千萬萬,無二三人持己心。千古妙筆皆可斷,大道名言自用取。前聞守株有肥兔,後知天道為酬勤。人無完人可懈怠,精益求精需奮發。與世無爭多瀟灑,不思進取無人誇。”

諸葛亮邁步走出,風度翩翩,從容無畏。

坐進車裡,他看向黃月英和方曉玲,平靜地繼續說道:“勝者隨道而修途,敗者斜行而失路,此順逆之計也。”

方曉玲愣了半天,喃喃道:“雖然聽不太懂,但是怎麼感覺,好有道理的樣子?”

“這就是我的夫君,什麼時候都能給人滿滿的安全感!”黃月英驕傲地說完,立刻也上了車,笑嘻嘻地對方曉玲說道,“快來吧光主!隻要是大家都在猶豫不決的時候,聽他的準沒錯!”

方曉玲猶豫片刻,想著自己的靈魂能量也恢複了一些,就算出現意外,也有應付的餘地,於是便也上了車。

車門關上,自動前行,光明坦蕩的大路,筆直寬闊,沒一會車子就到了敞開的大門前。

三人下了車子,方曉玲不可置信地回頭看過去,驚訝道:“居然真的這麼簡單,這是個什麼道理?”

“唔——剛才夫君說的,用光主能聽懂的話來講,簡單點就像是小馬過河,什麼亂七八糟的普世經驗和道理,都沒有用,自己嘗試了就知道了。”黃月英儘力解釋道,“既然兩條路都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的,那麼為何要不走明擺著的光明大路,而去舍近求遠呢?

有很多時候,人都是被自己出的難題給困住了。”

“啊……你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來在真身世界時聽過的一個故事。”方曉玲邊往大門裡走著,邊回憶道,“有位高數教授在課堂上出了一道1加1等於幾的問題,結果沒有學生敢舉手回答。

有點類似那個感覺吧?”

“嗯,對於很多人來說,讓他們獨立思考,並且相信自己所選擇的道路,遠比努力要難得多。”黃月英邁著步子說道,“其實這世上真不缺少努力的人,被困者隻要明確了解脫的方式,都會努力掙紮的。

隻不過,大家都無法看清自己的出路罷了。

還有就是,許多人就算看清了自己的出路,卻很可能因為外界原因而迷失自己。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