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6章 你想對我們使用武力?(1 / 2)

吞天聖帝 楓落憶痕 26211 字 3個月前

一連近十日,蘭陵王都未曾來上朝。

直到邊疆傳來消息。

邊疆的將領並未按照納蘭靜依的皇令進行戰備,理由是糧草不足,軍需短缺。

這時候,蘭陵王來上朝了。

他知道,自己若再不上朝,趁著自己不在,皇上極有可能以此為借口換掉兵部尚書。

朝堂上,納蘭靜依冷著臉,盯著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陛下,您怪罪老臣也沒用啊。

糧草軍需,老臣早就發往邊疆了,興許是途中耽擱了吧。”

“混賬東西,你還敢狡辯?

朕就知道你兵部尚書利用手中職權貪墨軍餉。

所以,朕隻讓你發了所有軍需的一部分。

結果,這麼長時間,軍需依然在路上,並且數量隻有四成,剩下的六成去哪兒了?”

“陛下,老臣冤枉。

既然陛下您說軍需物資等尚在路上,未曾抵達邊疆,陛下又怎麼知道隻有四成?”

兵部尚書咬死不承認。

這麼多年來,他們一直都是用的這個辦法。

每次國庫撥給軍隊的軍需物資,他們都會拿出大半來,填入蘭陵王的寶庫。

剩下的才會送到駐軍處。

而駐軍又是蘭陵王的人,所以他們根本不會說什麼。

因為他們隻會配合蘭陵王。

皇上根本沒有證據,能奈何?

“哼,送軍需物資的軍需官已經被朕派去的人扣押,朕的人親自清點,難道還會有假?”

“陛下,老臣忠心耿耿,多年來為皇朝鞠躬儘瘁,老臣冤枉!”

兵部尚書跪在地上喊冤,低著頭,在他人看不到的角度,嘴角卻掛著冷笑。

“陛下,您這樣做恐怕很難服眾。”

蘭陵王站了出來,道:“滿朝皆知,兵部尚書自任職以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了皇朝軍務嘔心瀝血。

現在,皇上突然說他貪墨軍餉軍需,還是自己派人去查的情況下。

陛下的人查到的真相是什麼,還不是由陛下你的意思說了算,老臣不服,怕是滿朝文武都不服!”

“陛下,王爺言之有理。

您說兵部尚書貪墨軍餉軍需,茲事體大。

若此事為真,可是皇朝重大案件,必影響深遠。

此事,應該交由三司會審,陛下不可一言定罪啊。”

許多的大臣都相繼站了出來,一起諫言。

“強詞奪理!”

宰相沉聲道:“倘若證據確鑿,陛下身為皇朝之主,自是可以直接定罪處決,何須三司會審!

三司,那也是皇朝的職務部門,而皇朝乃是陛下的皇朝,三司職權,皆由陛下任免。

自古以來,隻有上克下,絕無下克上的道理!

爾等身為臣子,莫非連這點都不明白嗎?

休要跟著蘭陵王在這裡胡攪蠻纏,當真以為朝堂之事皆由爾等左右不成?”

“宰相,此言差矣。

既然成立了三司部門,便應該按照律法來。

倘若陛下隨意打破律法規則,還有何威信可言?

再者,誰能保證皇上派去的查的人就一定忠於皇上。

萬一他們表麵上忠於陛下,實際上暗中作梗坑害皇朝忠臣,禍亂朝綱又當如何?

所以,老臣建議,兵部尚書貪墨軍餉軍需之事還需交給大理寺徹查。

倘若大理寺查出證據確鑿,老臣絕不再多言!”

“好個禍亂朝綱,王爺這話說的可真好。”

宰相的話裡暗藏譏諷之意。

這蘭陵王居然還敢說出這樣的話。

到底是誰在禍亂朝綱,不就是他蘭陵王嗎?

真是厚顏無恥之徒。

“好,既然蘭陵王說要交給大理寺徹查,臣建議,陛下便將此事交給大理寺,免得有些人找借口。

蘭陵王,你記住自己說的話。

倘若大理寺查出兵部尚書貪墨的證據,屆時你便不能再找任何借口與理由幫他開脫。”

君無邪說道。

“月尚書,此事不可交由大理寺查!”

宰相急忙說道。

三司都以蘭陵王馬首是瞻。

交給大理寺能查出什麼來,最終兵部尚書貪墨之事定然是無法坐實,不了了之。

“既然月尚書都這麼說了,那就按照王爺的意思,交給大理寺。

限期一個月,一個月之內,朕要此事的真相!

倘若,查實兵部尚書貪墨軍餉軍需,這兵部尚書的職位人選王爺也不許乾涉!”

“當然,倘若果真查實,說明老臣識人不準,新的兵部尚書人選,老臣不會諫言。”

蘭陵王知道皇上想替換掉兵部尚書。

現在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隻能答應下來。

不過,大理寺可是他的人。

怎麼可能讓兵部尚書的貪汙之事坐實?

在這皇朝,十八九的權力都握在他的手裡,大大小小的部門,皆由他把控。

皇上想替換兵部尚書,那是癡心妄想。

上次戶部尚書的事情,是他大意了,主要是低估了那個姓月的,令他馬前失蹄。

這次,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此事就這麼定了。

大理寺卿,一個月的時間,你是否能查清此案?”

“臣領皇命,一個月之內,定會查清真相!”

一個清瘦精明的中年人說道。

“陛下!”

宰相以及小部分官員很是著急。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