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銀行擠兌風潮!(1 / 2)

9月13日,黎家金店遭遇擠兌第三天,在黎家動用了大量資金的情況下,終於穩定住了情況。

在過去三天,黎家在港島城區的36家分店全部遭到大規模的擠兌,數以十萬計的投資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從黎家金店擠兌走7億8千萬港元的現金。

同時,還有價值5個億的黃金被客戶提走。

短短不到三天的時間,黎家的損失就超過了5億港元。

好在黎家的掌權者黎九英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不管有多少人來擠兌,他都堅持全力兌付。

而且還是要錢給錢,要黃金給黃金,絕不推諉責任。

與此同時,英資集團一方控製的媒體雜誌則是火力全開,大力表揚黎家這種負責任的做法。

甚至於就連港督府這邊也難得的下場,親自為黎家站台。

很快,原本一些是要兌付的客戶也就放下了戒心,放棄了兌付,搖搖欲墜的黎家竟然神奇的穩定住了局勢。

而且,在經曆了這次擠兌之後,港島的民眾對於黎家的信任度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更高了。

可以說,黎家雖然在這次風波中損失了不少錢,但是卻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然而,就在黎九英以及他背後的英資集團以為他們終於渡過一劫的時候,媒體方麵又爆出一個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情況。

依舊是南華晚報這邊率先發出的報道,稱有知情人士透露,黎家這次之所以能如此硬氣的給客戶全額兌付現金和黃金,全都是靠隆恒銀行續命。

同時這則報道還公開了事情的真相,稱在黎家遭遇投資者擠兌的當天,黎家金店就利用黎九英在隆恒銀行的身份和影響力,簽署了一筆價值五億港元的超大額度的無抵/押貸款,用以黎家金店為客戶兌付資金。

事實上,這相當於黎家是在用恒隆銀行儲戶的錢為他們家的金店續命。

更為重要的是,《南華晚報》的這則新聞還煞有其事的將事情的詳細經過都描述的非常清楚,甚至於還將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的副本刊登在了報紙上。

而在《南華晚報》報道這個消息的同一時間,大量的八卦小報則是進行了跟進。

相比於《南華晚報》隻是曝光而不做猜測和聯想不同,這些八卦小報直接將想象力拉滿,有的小報稱黎家這些年早就把投資者的錢給虧空了,他們一直都是靠銀行舉債度日,維持表麵光鮮。

還有小報報道,黎家早就預料到他們的金店會被擠兌,所以早早地就把資產轉移到了賊鷹,現在的黎家早就變成一個空殼子了。

甚至於還有一些八卦小報瘋狂的展開聯想,稱隆恒銀行裡的客戶存款早已經被黎家給霍霍完了,大家的錢都要打水漂了。

這個消息一出,瞬間引爆了整個港島。

一時間,大量的儲戶紛紛湧向隆恒銀行,爭相提取他們存在隆恒銀行的資金。

隆恒銀行方麵反應迅速,當天下午就召開記者會,鄭重聲明恒隆銀行與黎家金鋪沒有財務關係,但是卻對那份借款合同避而不談。

但是銀行方麵卻表示,他們會立即籌集資金,為儲戶提取資金做準備。

儘管隆恒銀行的公關很及時,但是港島民眾卻並買賬,很快隆恒銀行所有營業點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擠兌開始了。

李家莊園.書房!

當隆恒銀行遭遇全民擠兌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李毅正在與李福眺以及黃立行喝茶聊天!

幾人的心情都很高興,因為就在剛才,李毅和李福眺剛剛拿到了此次投資黃金賺的錢。

從9月2日開始,他們從每兩3500港元左右的價格入手黃金,最終以5500港元的高價出手。

在刨掉各種成本之後,此次投資收益率達到了40%,李毅以及他背後的星辰公司狂賺7千多萬港幣,而李福眺同樣豪賺六千萬。

即便是以他們目前的身價,這依舊能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反擊,他們重創了英資集團的馬前卒黎家。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