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京城風雲!(1 / 2)

京城!

就在李毅為小靜姝的病情忙碌的時候,京城這邊卻已經是暗流湧動,山雨欲來!

在李毅離開京城的當天,官方便有了動作。

高層先是召集公安係統的領導乾部參加會議,要他們就各省市的治安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並以此為據,決定是否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針對治安治理的專項行動。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參加此次會議的82名公/安局長以及22名公/安廳長,都一致認為眼下本省市的治安環境非常惡劣,違法犯罪情況明顯增多,急需治理。

這讓高層都大為震驚,要知道這就是在讓這些領導在承認自己工作沒做好,甚至於是瀆職。

但即便是如此,這些人還是認為轄區內的治安狀況並不好,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地的治安情況真的惡化到了一定的程度,連這些局長和廳長都沒辦法掩飾,或者說不敢掩飾。

畢竟今天要是掩飾了,明天出了事兒,可就要由他們全權負責。

在得到了這些正向的反饋之後,高層又召集在京的政法係統的領導乾部開會,就專項行動的相關情況進行討論。

在得到這些政法乾部的大力支持後,高層最終下定決心,在全國範圍內嚴厲打擊治安犯罪活動。

為了能讓老百姓的心裡有一個緩衝期,上麵並沒有立即下達相關政令,而是先讓官媒進行輿論造勢。

很快,上到《群眾日報》,下到各省市的省報,全都在報道治安形勢惡化,急需治理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劉家上下對這事兒並沒有太重視。

一方麵是因為他們剛剛接到消息,那個死咬著這事兒不放的李毅已經離開了京城,顯然不想插手這事兒了。

隻要那個年輕人不插手的話,單靠那幾個小公安,根本就掀不起什麼大浪。隻要他們劉家願意,隨手可滅。

再就是,不管是薑家還是葉家,再或者是與他們兩家交好的世家,都沒有出麵管這事兒,這也讓劉家產生了某種錯覺。

另一方麵則是這些媒體並沒有指名道姓說劉家怎麼怎麼樣,隻是說國內的治安環境不太好,需要治理。

且這事兒還是上麵著手安排的,劉家人想破腦袋也不會將治安治理和劉東平的案子聯係到一起。

當然了,這也和劉家對這起案子的安排有很大的關係,他們早已經打點好了所有人,幾乎所有的重罪要麼有人給頂包,要麼找不到有力證據。

所以,輿論愈演愈烈的時候,劉家人並未采取任何的行動。

但很快劉家那邊就察覺到了不對,因為包括京城在內的多個公安局,都著手調查打擊轄區內的治安犯罪活動。

同時,也在清理還未處理完的陳年舊案。

這下劉家人真的是急了,他們很擔心這事兒會影響到劉東平案的判決。

當下,劉家便給王安國等人施壓,要他們儘快將此案移交公訴機關,然後儘快宣判。

因為宣判之後,隻要犯罪嫌疑人沒有上訴,而公訴機關也沒有抗訴,那麼這事兒就算是蓋棺定論了。

以後不管形勢如何變化,都不可能把這個案子重新拿出來審判了。

但李毅布局了這麼久,就是為了將劉東平案置於嚴/打大勢之下,又怎麼可能不防著他們呢。

因此,不管劉家人如何施壓,王安國都以案件太過於複雜,很多犯罪事實還沒有查清楚為理由,拒絕將案件交由公訴機關。

無奈之下,劉家甚至於動用了他們在區局以及市局的人脈,給王安國等人進行極限施壓。

但王安國不管誰來了都不給麵子,而且他的理由也確實充足。

畢竟在劉家的示意下,很多重罪都被那小小混混扛了下來,這就導致很多被害人的證言證詞和犯罪嫌疑人交代的完全不一致。

而且劉東平和他屬下的那些混混在很多事情上的交代也存在偏差,甚至於完全相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