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1 / 2)

“啊?”

杜景和王貴,都是一愣。

新款紡織機,雖然沒有什麼太逆天的技術,但零件太多了,設計巧妙,結構也比較複雜,因此製造起來,並不容易。

“成本必須要控製在一兩銀子之內!”楊林繼續說道。

“如果價格太高,普通人買不起,就很難流通的開。”

之所以要出售新款紡織機,真正原因,楊林和誰都沒說。

最重要的原因,是蒸汽機!

通過這段時間,他了解到蒸汽機的發展,楊林很清楚,最多兩年時間,蒸汽機就能大規模應用在工業領域。

到時候,什麼新款紡織機?統統都是過時的古董!統統都是要淘汰的!

所以現在賣新款紡織機,既是在做好事,同時也是在割韭菜。

割那些紡織業同行的韭菜!

杜景皺眉說道:“可成本很難再壓下去了。”

王貴也點點頭。

新款紡織機雖然是設計院研發並製造的,但其中很多部件,都是在他們木工坊訂做的。

因此,王貴也知道新款紡織機的複雜。

雖然主要材料,都隻是木頭而己,但組裝製造,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這些都成本。

楊林擺了擺手:“想要壓縮成本其實很簡單,我們改變它的規模和尺寸就行。”

“比如,我們可以製造一種小號的紡織機,隻用西個飛梭,適合家庭來用,這種最基礎的型號把成本壓到一個極低的程度。”

“同時,我們再製造另一款大號紡織機,增加飛梭的數量,再增加尺寸,賣給那些有意做紡織生意的人。”

楊林之所以決定,明日就開始預售新款紡織機,就是因為,他要把這個消息放出去,讓那些豺狼虎豹,聞到腥味兒。

至於價格,本著不坑窮人的原則,他打算把紡織機玩出花來,弄個小杯、中杯、大杯……以及超大杯,製定不同的價格,來滿足不同的客戶群體。

聽到楊林的主意,兩人眼睛都是一亮。

造的小一點,確實能降低不少成本。

“還有,大批量生產,以及機器組裝的熟練化、流水線化,都能進一步再降低成本。”

一個月製造上千台,和製造十台的成本,肯定是天差地彆。

其實成本,不用問杜景,楊林自己也能計算個大概。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