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險惡(1 / 2)

貞觀小閒王 悟途 7075 字 3個月前

(有書友質疑糧食多少的問題,我查詢過一些資料,不過眾說紛紜。我看過一片專家學者的論文,花錢那種。裡麵寫的是這個專家根據重重跡象表明。貞觀之治主要還是靠前隋留下來的大量糧食和絹帛。當然真假我不知道。不過我這小說假設他是真的。那是不是就合理了。你讀的也就順暢了呢。)

房玄齡等人見到場麵這麼僵硬,也出來打圓場。

“鄭國公,紀王年紀尚幼,童言無忌。你彆往心裡去啊。”

“是啊。鄭國公。紀王剛剛說話是有點過激了。不過紀王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倒是很有見解。”

“李慎快給鄭國公賠禮,你也是讀過書的人。一點禮節都沒有”李世民在此訓斥李慎

李慎抬頭看了一眼李世民,然後對著幾個大臣一拱手道:“諸位大人,當年高祖皇帝晉陽起兵也是因為前隋的無道。你們很多都是曾經秦王府的老人。跟隨我阿耶南征北戰,橫掃群雄,才有了如今的一統天下。這江山我是李家的,也是在場的諸位的。我希望你們跟外麵的官員不一樣。你們如今己經站在一個國家的頂端。你們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千千萬萬人的生死。既然是頂端的人物要存在憐憫之心。名利對於各位己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如果沒有把國放在首位的覺悟就不配坐在這個位子。聖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說給普通讀書人的。而你們己經不是普通人了。”

其實李慎知道,他說的這些人怎麼可能不懂呢。隻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裝作不懂。有的為名,有的為利。有的為權。

他們不認同李慎的話,但卻不能說在明麵上。魏征出言道:“那不知紀王以為我等應該如何?”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既然做了官就要有做官的責任,上為君分憂,下造福百姓。讓天下的百姓生活富足。讓我李唐江山更加穩固。隻不過這太理想了。千年的思想不容易改變。。”李慎沒有正麵回答魏征的話。他也覺得自己的想法太太真。不過人總有熱血的時候。

“好了各位。我剛才的話也是有感而發。如有得罪之處諸位見諒。言歸正傳,此事其實很好解決。前隋留下來那麼多的陳糧。很多都己經風乾了。與其放那發黴不如都賣給他們。反正吃不死人就行。”大家點頭表示可行。前隋確實留下很多糧食,那個時候人口也多。不像現在人口少。

“還有貞觀二年開始,大唐在各地都建立了義倉作為儲備糧食預備災年所用,但數量龐大,所以存下來上千萬石的陳糧。有的可能都有很多年了。每年都有新糧送進去。發黴的都處理掉了。讓朝廷損失很大。我們不如把三年以上的陳糧,隻要沒有發黴的。就低於他們市價賣給他們,哪怕賠點錢都也沒關係。不出三年,他們的糧食產能就會下降。之後我們在給他們提供一種高價作物讓他們種。我們回收。用不了幾年他們就會依賴我國的糧食了。到時候控製他們還不是易如反掌。”李慎言歸正傳

“那如果他們的朝廷低價買高價賣。糧食的價格還是不會降啊。”房玄齡發問道

“房相,我們不管他們誰買或者賣多少錢。我們隻要大量賣過去就行。我稱呼為傾銷。像傾盆大雨一樣。彆忘了。吃飯的人口是有數的。我還盼望他們的朝廷或者貴族低賣高賣呢。那樣見到利潤後他們更會放棄購買本國的糧食轉來買我們的。”李慎為房玄齡解釋道

“這樣話,我們會賠很多錢。”唐儉對錢很敏感

“怎麼會賠錢呢。這批糧食以後不也是發黴處理麼。或者是把陳糧賣給我們的百姓。那倒不如賣給他們的百姓。讓我們大唐的百姓吃新糧豈不是更好。而且也不是沒得賺。賺錢的機會在後麵呢。”李慎陰陰一笑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