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全家吃飽(1 / 2)

天下長寧 知白 19530 字 2個月前

每天至少有三個時辰用來讀書的葉無坷感覺人生真的是有趣,能從不同的渠道獲取不同的知識,看不同的書,就能明白不同的道理。

每一個能寫書的人都會講道理,讀書明理這四個字也可以理解成是在看彆人人生的階段總結。

一個三十歲的人寫出來的道理,在他六十歲的時候未必覺得對,階段性的總結在後來看也許幼稚可笑,但在那個階段絕對是最高光的領悟。

每本書都有道理在,哪怕葉無坷偷偷淘換到一本帶插畫的禁書看後也能領悟出來......還得是實踐出真知。

他合上這本書,腦海裡把插畫回憶了一遍,告訴自己要記住這些深深淺淺的道理,以後總有實踐的時候。

依然還是有不少人會裝作不經意的來他這鋪子裡看看,帶著什麼的目的也就不得而知。

葉無坷倒是不在乎,那些人若假裝隨便看看,他就把人當過客,若是那些人願當顧客,他就把人當肥羊。

葉無坷也聽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傳聞,大概意思是說陸家徐家謝家的人真的是沒有一點人情味。

從他在這條街住下開始,陸續有人猜到了他的意圖,可那三家始終沒有人與葉無坷接觸,所以有人說那三家薄涼有人說那三家市儈,還有人說那三家謹小慎微的沒人性。

除了讀書之外,葉無坷每天還有幾件很重要的事做,他看似清閒實則忙碌,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

要給阿爺他們做飯,一日三餐樸素且營養均衡,最近這段日子補貼家用全靠大奎和二奎,二奎辛苦些,畢竟挨揍的是他。

還要每天依然保持著至少一個時辰用來練功,剩下的時間要洗衣服收拾衛生以及教小狼一些實用的捕獵技巧。

在這條街居住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葉無坷開始把讀書的時間縮減到兩個時辰,節省出一個時辰用來賺錢,因為大奎和二奎的打戲沒有多少創新所以收入越來越少。

阿爺依然不爭氣,師父比阿爺還不爭氣。

靠寫字賺錢分很多種,直接賣字對於葉無坷來說依然有些難,長安城裡最不缺的就是各行各業都有大家,有誰會對葉無坷的字感興趣?

當然,有人樂意買他肯定樂意賣,都是上趕著的羊,他還能嫌人家膻?

葉無坷把陸吾三人的故事寫出來,從頭至尾也不過巴掌厚的一本冊子。

他計算過刊印的費用,精打細算的控製著成本,但書冊不能粗糙,用紙不能低劣。

打定主意之後他又縮減了練功的時間,買來粗厚的帆布自己裁剪縫製成挎包,平時出門用來裝裝東西很合適,而且款式很漂亮。

每一個帆布包上都有他親筆寫下的四個字......

無出

事村

從左往右是無事出村,從右往左是出村無事,這是少年心中最美好的願望,是出入平安的世道,是生活富足的閒情。

斜著念一邊是無村出事,一邊是出事無村,這是少年給自己的提醒,也是警示。

買一個帆布包,贈送一本陸吾他們三人的故事。

這些事他乾的很專注也很熱烈,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他浪費了人生最大的機緣他也不在乎。

某一個清晨,葉無坷給阿爺他們裝好午飯,一如既往的給每個人許願:好好乾,早晚請你們吃頓好的。

家裡又隻剩下葉無坷一個人之後不久,有個看起來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攜一位看起來十七八歲溫柔似水的姑娘到了鋪子門口。

這個年輕男子的氣質就是個標準的讀書人,是那種哪怕他換上一身農夫裝扮也能一眼看出讀過不少書的人。

而跟著他進門的那個姑娘,則一眼就能讓人看出來不是長安人,長安城的姑娘都有一種無可比擬的端莊大氣,而這個姑娘一眼就能讓人聯想到江南的小橋流水詩情畫意。

“請問是葉公子嗎?”

年輕男子進門後就語氣客氣的問了一聲,正在縫製帆布袋的葉無坷頭也沒抬的回答:“葉公子放羊去了。”

而已經半大的小狼則在那男人靠近家門的瞬間就警惕起來,好像到了一種一觸即發的臨戰狀態。

“葉公子很喜歡開玩笑。”

年輕男子道:“在下童錦,慕名而來。”

他進門後抱拳道:“可否求幅字?”

葉無坷此時才抬頭,視線在童錦臉上一掃而過,然後有些不禮貌的看了那姑娘一會兒。

那姑娘的婉約氣質有一半體現在幾乎挑不出什麼瑕疵來的臉上,有一半體現在她的舉手投足,而一身漂亮合體的衣服,隻算錦上添花。

“葉公子好。”

姑娘微微壓了壓身子,恰到好處的表達了她的禮貌,而她那些許閃躲又些許迎合的眼神,則像是隨時能掛在大好男兒身上的紅繡球。

葉無坷抱拳回禮:“兩位好,都好。”

然後問:“這位兄台說慕名而來,倒是讓我有些猜不著緣故。”

童錦道:“是我的一位至交好友,每次提及葉公子都恨不得把所有誇人的詞都用上,今日我與妹妹上街采買,忽然想起來,實在按捺不住就過來打擾了。”

葉無坷一本正經的說道:“提熟人第一次買賣也不打折。”

童錦微微一愣。

那個叫童繡球的婉約女子忍不住抬起衣袖遮著嘴,微微低頭笑了起來。

她覺得這少年,有點有趣。

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好看且挑不出一點瑕疵來。

葉無坷問:“寫什麼字?”

童錦見這家夥真能忍住好奇不問那位至交好友是誰,心說山下野村出來的人果然不按常理出牌。

他回答道:“想求兩幅墨寶,第一幅字是......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葉無坷因為這幾句話再次看向那年輕人,但並沒有問什麼,他選了一張尺寸合適的宣紙,中規中矩的把這幾句話寫下來。

他問:“可有贈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