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吾師(1 / 2)

天下長寧 知白 14462 字 1個月前

高高的黃土坡上,陳雨竹和葉無坷並肩坐在那看著麵前一片土黃,風從他們背後來,吹的沙土和他們的頭發一起往前飄,他們不在乎這風沙,他們也在乎這風沙。

“我在江南道讀書的時候,教我的先生是北方人。”

陳雨竹說:“先生授課之前對我們說,他初到江南,滿心隻四個字,震撼,喜歡。”

葉無坷理解這四個字,他去過江南,與那位先生所言無二,亦是這般感覺。

他的家鄉說貧瘠寒苦可終究能吃飽肚子,比起這西北來,好了已不知多少。

可他初到江南也是一樣的震撼,隻覺得沒有一處不精致,哪怕隻是路邊一叢並不起眼的花草。

然後就是喜歡,覺得人就該生活在這樣的好地方,覺得若以後都能生活在這樣地方該多好。

在無事村的時候吳阿奶很少會提及杭城,可偶爾提及的時候她眼睛裡的光藏都藏不住。

陳雨竹說:“先生說他一定要來江南,要住江南,他苦讀二十年就是為了離開家鄉去看看那處處好的江南到底有多好,所以他到了江南,住在江南,成了一名教書匠。”

他抬起頭看向遠方,那邊依稀可見一座小城輪廓,西北這邊的視線極好,坐在這高高的黃土坡上能看出去很遠很遠。

他說:“我離開江南第一眼看到西北的時候也隻有四個字......震撼,悲愴。”

停頓了片刻之後他繼續說道:“我是隨縣堂大人一起來的,來的時候縣堂大人已經五十歲,在這十六年,朝廷一共下發過六次調令,他都堅辭不受。”

“他說按照朝廷規製,一任縣令在位三年,三年對於政通人和的地方來說能做許多事,但對於西北這樣的地方來說能做一些事但什麼都做不好。”

“這任縣令到了滿三年回京述職,新一任縣令來了又是三年就走,就算碰上個想真心做事的,時間也不夠,如彩紅渠,一修就要四十年,這個來管三年那個又來管三年,必然是修不好的。”

“縣堂說,他就不走了,硬抗著朝廷調令,他想儘辦法的想在這裡種出些什麼來,他甚至還喬裝化名去過西域沙漠之地,看那邊有些什麼可以借鑒,甚至還偷偷帶回來一些種子,如嗬護嬰兒一樣嗬護著,可多數都種不活。”

“再後來他請了一位商人幫忙,走過很多地方最終找來了適合這沙地種植的胡瓜和蘿卜,雖然產量極低,好歹也能讓百姓們多一些可吃的東西。”

陳雨竹說:“縣堂大人先後上疏六次,調令來一次他上疏一次,最終得陛下恩典,留他在任,他是從江南來的,本可在書院舒舒服服的做一任副院長然後榮退......”

一直都在他倆身後默默聽著的餘百歲忍不住感慨道:“你在江南的先生是北方人,苦讀二十年就為了離開家鄉去看看江南,而縣堂大人是江南人,離開江南在這十六年嘔心瀝血。”

陳雨竹說:“縣堂大人就是我的老師。”

餘百歲一愣。

葉無坷驟然抬頭。

陳雨竹說:“先生他說,苦讀二十年換來到江南看一看,住一住,也就夠了,人這一生付出無數努力終於能實現夢想的時候就一定要實現,去做一個讀書人喜歡做的事,滿足了,再去做一個讀書人應該做的事,了無牽掛,所以無畏懼。”

“縣堂大人就是鼎熙治下瀾水縣人,瀾水縣沒有水,縣堂在去江南之前就將他用了十年時間親手繪製的開渠圖送到長安,他知道大楚不可能做這件事,但大寧一定會做這件事。”

“三十幾歲的先生在江南意氣風發,他要去江南也是因為楚國後一百年間沒有一位狀元之才出自北方,更彆說出自西北,他要去看的江南處處好,就包括江南的文生。”

“他在杭城四年,學識與見解無人不欽佩,杭城讀書人以能拜入先生門下為榮,誰都以為先生要久居杭城的時候,他卻毫無眷戀的轉身就走。”

“先生說他是去學習的,四年間他除了教書之外就是到處走,去看江南各地如何防汛,他說西北沒有水所以根本不懂得如何防汛,未來彩紅渠修好之後就要考慮這些事。”

“彩紅渠需要四十年才能修好,先生提前去鑽研學習防汛築堤之事,然後寫成奏疏,書院高院長聽聞先生事跡,請先生到書院,先生在書院住了半個月後心滿意足,向陛下要了一個縣令的官職,牽著一頭毛驢孤身一人直奔家鄉。”

說到這陳雨竹長長的吐出一口氣:“我是後來追隨先生的,我考入了雁塔書院之後聽聞先生回了西北,猶豫了十幾天,離開書院投靠先生。”

他看向葉無坷:“我離開書院尚且猶豫了十幾天,先生離開江南沒有絲毫糾纏,離開書院沒有一絲遲疑。”

他說:“我和你說這些,是因為你是將陸校尉他們的事跡傳遍天下的葉千辦,大家都信你的,我也希望你能將我老師的事傳遍天下,讓更多人知道西北這邊有多難。”

他說完這句話起身抱拳:“多謝。”

葉無坷他們連忙肅立回禮。

“我能去拜訪縣堂大人嗎?”

“當然能,不過未必能見得到他。”

陳雨竹說:“每年這個時候縣堂大人就要在各地走訪了,看看各地蓄水的事準備的如何,這裡和中原或江南不同,夏季少雨,倒是深秋之後雨水會稍微多些。”

“你看老天爺多不公平,彆處都是春雨多夏雨多,莊稼啊花草啊,雨水充沛就長的好,可西北這邊春天不下雨夏天不夏雨,偏偏到了深秋已經沒糧可種的時候會憐憫你幾滴雨水。”

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葉千辦若想去見縣堂,我帶你去,隻是不敢保證能見到。”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