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奏折(1 / 2)

“皇爺爺您彆生氣,坐著聽孫兒說!”

人無完人,朱元璋雖然堪稱千古一帝,一代雄主。但畢竟和漢武帝,唐太宗那樣的皇帝,在眼光上微微有些差距。

漢武帝劉徹也好,李世民也罷,甚至是千古暴君楊廣,這些喜歡對外征戰的君主,都受過完整的貴族教育。所謂貴族,就是有侵略性,講究的是普天之下,都是我的。

朱元璋出身微寒,征戰近二十年得天下,他不是不願意作戰,而是知道戰爭對百姓的危害,也知道對國力的損傷。

況且在他看來,若是能用一些蠻荒之地,換取一個藩國的支持,換取邊疆的平穩,是劃算的買賣。

這種想法暫時是對的,但是長久看來,勢必會造成對國家的損傷。而且因為朱元璋算得上是南方人,對於北方遼東之地,沒有什麼特彆的印象和概念。

高麗剛剛改朝換代,李家取代了原先的高麗王族,李成桂己經在高麗自封為王。封王之後的高麗一改對元朝的支持,變得和明朝親善。

而為了釋放大國的善意,對於高麗在遼東的動作,朱元璋也變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扶著朱元璋坐下,朱允熥一邊給他捏著脖子,一邊輕聲說道,“遼東可不是蠻荒之地,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在那耕種了!孫兒知道,那邊一年大半年都是冬天,而且周圍都是彪悍的胡人,可那確是一片漢家舊土呀!”

“孫兒以前說過兼並的危害,您老還叫好來著。您想想,咱大明現在人人都有地種,可是幾百年後呢?您是寬厚的皇帝,讀書人免稅,做官的免稅,商稅也不收,甚至僧道尼名下的土地也都可以免稅。”

“免稅是好事,可是以後有錢的人地越來越多,窮的人,地越來越少。等咱們大明出現土地兼並,百姓沒地種的時候,上哪裡弄土地去?”

“遼東那邊是冷一點,是蠻荒了一點,可好歹也是能長莊稼的土地。現在移民不可行,不代表百十年後不行。這麼讓高麗占了,以後咱們百姓沒地種,他肯吐出來嗎?”

“大明國土之大,無一處無用之地。那地再不好,再蠻荒也是祖宗傳下來的給咱們大明的,哪能便宜外人!”

“孫兒知道您擔心北元,拉攏高麗是為了防備北元。可是您想一想,高麗就是牆頭草,不鋤他幾下他不知道厲害。若是大明兵鋒鋒利,他敢倒向北元嗎?”

“再說,以前大元拿高麗,就當成奴仆之國。現在咱大明當他邦交,他豈會再找大元?高麗王又不傻,願意給自己頭上找個爹?”

“嗬!”朱元璋笑出聲,笑罵,“你總有理!”

“不是孫兒有理,而是不能讓他們占。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天他占了一塊,明天他還想。哪天咱們不讓他占了,反而成仇了。若是讓他占下去,他高麗子孫無窮儘,咱們遼東的土地卻是有窮儘的。”

既然朱允熥想把這個古老的國家,領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那麼他就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國家的形態。

不知從何時起,漢家王朝那種舍我其誰的侵略性丟失了。反而講究虛無縹緲的博大和寬容,你強大時這是一種美德,但是你弱小的時候,彆人卻不會記得,反而會嘲笑。

想想後世,在東亞文明數千年的歲月裡,我們一首都是遙遙領先的。隻不過是停滯了百年,滄海一粟的時間,卻被那些翻身的小國嘲笑落後。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