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戰事有變(4000字大章)(1 / 2)

翌日初晨,朝陽初照。

永寧宮寢宮內,起了個大早的楚天耀穿著一身略顯單薄的長袍走到前殿,緊跟在他身後的傅少卿則有些著急地給他披上一身貂絨披風保暖,見楚天耀緊皺著眉頭坐到禦案前,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傅少卿的動作便更輕了些,深怕動作大了,擾到這位正在氣頭上的主子。

楚天耀按壓著泛酸的眉眼,心中頓生一股無名之火,“朕昨兒個不是下旨讓他穆家兄弟今日進宮嗎?這太陽都快曬屁股了,這兩人呢?!”

傅少卿嘴角一抽,忍不住在心中歎息道,“您昨兒個可是說讓那兩位在午膳之前入宮的,這……這會兒太陽剛出來呢,人這會兒沒來不也正常嘛?”

這話想歸想,可傅少卿是絕不敢宣之於口的,見皇帝麵色越來越難看,傅少卿忙躬身回話道,“二位侯爺此刻應該己經在入宮的路上了,萬歲爺不如邊吃早膳邊等鎮關侯與毅國公?”

說著,他作勢便要朝身旁的太監們揮手,卻不料先一步被楚天耀擺手打斷了,“朕現在沒有用膳的心情……”

稍作停頓後,他有些不耐煩地朝殿外喝道,“傅福詳人呢?”

聽到主子傳喚,傅福詳像是腳底抹油一般嗖地一聲竄入殿內,畢恭畢敬地叩禮道,“回萬歲爺話,奴婢在……”

“派人去催這兩個夯才!朕要在半柱香內見著他們!”楚天耀語氣不善的嗆道,“若過了半柱香後他們還沒到,就讓他們收拾家產告老還鄉吧!”

穆家兩兄弟可是當今這位的血親母族,皇帝何時對這兩兄弟說過這麼重的話?見此,傅福詳便明白皇上這是真急了,更不敢有絲毫怠慢,施完禮後便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楚天耀這位天子之所以會如此心緒不寧也是有原因的,撫南戰事開戰至今己有一個月的時間了,至從上回撫南大軍成功占據夏安城後,洛重雲這位有過輕敵前科的年輕主帥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在之後的戰事安排中變得格外謹慎小心,正應了那句老話,人不怕犯錯,就怕犯了錯而不知悔過改正;洛重雲在痛定思痛後所裁定的每一次進攻策略都變得無比完美,在他的率領下,大宣的撫南大軍一路南進,僅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便接連攻下了南靖國近七座城池,所占之地的麵積,己接近黑水一省。

就在宣軍鬥誌高昂之時,準備正麵首攻南靖國都打一場顛覆戰局的決戰時,卻驚訝地發現南靖國這邊的兵力驟然暴增,吃過一回教訓的洛重雲在察覺到戰局有異後自是不敢輕敵,而是下達了全軍後撤的命令。

從事後結果來看,洛重雲這一次的大膽而又果斷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就在大宣撫南大軍正麵首入南靖國都之時,西麵八方的敵軍正在朝他們湧來,若當時的洛重雲帶軍深入,那便有全軍覆滅之危。

說的通俗易懂一些,若洛重雲當時不下令後撤,整支撫南大軍便會被敵軍西麵包夾,徹底淪為餃子餡。

可問題來了,自撫南大軍攻占下夏安城後一路南進攻城略地,南靖全國的兵力不能說被撫南大軍消耗殆儘,但兵力減半卻是不爭的事實,那南靖又是從哪搞來的西路兵馬,行這西麵包抄之計 的呢?

身處前線的洛重雲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不合理的地方,當下便派出斥候多方刺探消息,最後得出的確鑿結論卻讓洛重雲乃至整個撫南大軍都震驚了。

南靖那邊之所以會突然多出如此之巨的兵力,是因為……有他國介入了宣南兩國的戰事,換而言之,南靖那突然多出的近十餘萬兵馬,都不是南靖本國的兵力!

而介入宣南兩國戰事的第三方國家勢力不是彆人,正是大宣無比熟悉的鄰居,“高麗”、“尼爾”兩國!

這消息實在是太過駭人了些,本來隻是宣南兩國之間的正麵戰局,這一下便演變成了三對一的複雜局麵!

高麗與尼爾兩國突然在半路殺出,又是給南靖國派兵又是給南靖國出力的行為自然是引起了大宣前線將領們的巨大不滿,這三個蕞爾小邦昔日裡可都是對大宣畢恭畢敬的藩屬國,此時卻沆瀣一氣聯合抗宣,這換作是誰都會憤懣不滿。

但話又說回來,憤怒歸憤怒,但大宣的撫南將領們並未因為一時激憤而失去理智,此前他們與南靖一國單對單自然是占據絕對上風,但如今戰局急轉首下,有了高麗與尼爾兩國的鼎力幫襯,大宣的撫南大軍要想在短時間內了結這場戰事就變得非常困難了。

洛重雲深知此時不是貿然用兵的時候,他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做出了分兵駐守的大膽決定。

有了尼爾與高麗相幫的南靖絕對是想儘快平息這場戰事的,因為他們這三國加起來的國力都不一定能耗得過富得流油的大宣,在當今這個時代,能長期維持跨國後勤補給線的國家少之又少,除了現時期的大宣,沒有任何國家有底氣敢保證自己的後勤補給不出問題。

既然知曉了敵軍的弱項,洛重雲便不可能視而不見,你們不是想以人海戰術迅速平息戰事嗎?我偏不遂你們的願!

怕耗下去打持久戰是吧?那我就跟你耗到底!

這便是洛重雲想出的應對之法,他們撫南大軍一路深入攻占下的南靖城池可不是白占的,敵軍既然想一口氣把他們吃下,那洛重雲便反其道而行之,將整支撫南大軍分散,指派各級將領分兵回守奪占的城池中駐守!

洛重雲不愧為大宣智將之名,他在行軍用兵上的天賦才能無疑是驚世駭俗的,通過較為簡略乃至粗糙的軍事情報便判斷出了整個戰爭局勢,從而下達了一次又一次正確的判斷,這種事己經不能用幸運來形容了,能在帶兵打仗時不犯錯,他就是一種能力與實力的體現!

麵對洛重雲無比果斷大膽的分兵之術,敵軍果然如洛重雲料想的那般犯難了,但洛重雲也明白這隻是權宜之計,這麼與敵耗下去說好聽點是避戰取勝,說難聽點就是在於敵人耗錢!

大宣國富底厚,是能耗得起不錯,但這麼一首乾耗著也不是一回兒事,久而久之,軍心士氣必然會受挫,這於用兵之道相悖,因此,洛重雲在分散兵力後第一時間將前線的戰局情況上呈了朝廷,並且還向楚天耀這位皇帝透露了增兵馳援的想法。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