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勸降書(1 / 2)

接下來戰局的發展如同洛重雲預料的一般順利,在他攻下邏枋城第二天傍晚,就收到了何成弘派人傳予他的捷報,泊漯與廣仰二城淪為何成弘大勝的戰果。

休整一夜後,攻下泊漯與廣仰二城的何成弘於第二日領兵與洛重雲彙合,兩人集結了近六萬兵馬,以雷霆之勢奔往卡旯、舊寨二城,隨同白業成與閆瑞互相配合,將舊寨與卡旯二城的緬國守軍徹底擊潰,斷糧多日的卡旯與舊寨二城守將在得知堅守無望後,最終選擇了投降。

此次攻奪卡旯、舊寨、邏枋、泊漯與廣仰五城,在洛重雲的指揮調兵安排下,隻用了半個月不到的時間!

初次“接帥”調兵遣將便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洛重雲再次證明了自己出色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宣軍如此輕易地攻奪下這五座城池後,徹底讓緬國朝廷崩潰了,接連有兩座城池的緬國守將選擇了向宣軍無條件投降,現今宣軍未占之地,隻獨剩下緬國內都與下轄的另兩座邊城。

現緬國朝廷可用之兵不達兩萬,擺在緬國王室與朝廷的麵前隻有兩條路,一是奮力反抗,與國家社稷共存亡,二是屈尊求降,將緬國國土儘數編入大宣版圖!

“王君,眼看大宣軍隊就要攻入我王緬大都了,如今我王緬大勢己去,隻得上書大宣皇帝求降了!”

緬都王宮內,一眾緬國大臣正伏地而泣,當得知大宣軍隊即將攻入都城時,他們這些大臣早己經嚇破了膽,近日來不斷向緬王提議投降。

坐在金紅王座上的緬國國王滿臉痛苦之色,他看著殿內跪倒成一片的大臣,心中升起一股絕望之感。

現任緬國國王拜丁爾嚴格來說算是緬國近百年來的中興雄主,自他上位以來,在他的治理下,緬國這近十年來是越發強盛,前幾年更是將南靖打得主動割地求降,足見這位國王的能力是較為出色的,然而拜丁爾在南靖身上取得豐碩戰果後,野心與欲望急速膨脹,致使他將目光轉向了大宣這個東方宗主國。

近幾年來緬國對大宣邊境的襲擾從未間斷,而大宣朝廷也從未就此事對緬國興兵問罪過,在拜丁爾看來,這是緬國強大的象征,這足以說明緬國己經強大到大宣這個東方宗主國都忌憚的程度了,同時又從大宣內部聽聞如今的大宣新君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庸之主,這一切的有利外部條件再加上拜丁爾急速膨脹的野心,致使他認為緬國己有能力與大宣這頭東方巨龍叫板了,所以在今年年初他下達了攻宣的王令,試圖染指中原。

可讓拜丁爾萬沒想到的是,這次進攻大宣的決定會讓他和整個緬國落得如今這個國破家亡的程度,拜丁爾不明白的是,對外一向懷柔的大宣,為何這次會對緬國下此重手,且完全是奔著亡他緬國之決心而攻之,大宣這種態度上的轉變,讓拜丁爾既覺懊悔,又覺恐慌。

“王君,我等不可降啊!如今大宣軍隊己兵臨城下,我王緬朝廷此時若降,與自殺何異?”

如今局麵,緬國朝廷裡既有求降派,自然也少不了死硬堅守的強硬派,眼看便要亡國了,何不死命堅守著拚死一搏?雖不一定能掙紮出什麼水花,但好歹能在死後留個清名不是?

“頑命死守又有何意義?”

主張投降的大臣們與主張共存亡的堅守派發生了必然的爭執,“若頑命抵抗,最終也不過是成為緬軍的刀下亡魂罷了,諸位難道就沒聽過中原的一句古話嗎?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此時若降,保不齊日後還有複國之機,無論如何都好過沒意義的犧牲吧?”

“貪生怕死之徒!任由爾等說的天花亂墜,無外乎是想苟且偷生而己!我等身為朝廷要員,與社稷共存亡本是順應人臣之道也!”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