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斬草要除根(1 / 2)

翌日清晨,一路朝南趕路的飛燕軍終於進入了江南楊城地界。

五萬飛燕軍數量過於龐大,自然無法儘數帶入城內,衛學海與穆忠君二人稍作商議,便決定隻帶一萬飛燕軍分批入城,

剩餘的西萬飛燕軍,則被穆忠君與衛學海分成三軍,分彆前往距離江南不遠的密州、中江與晉元三省,控製這三藩的藩軍。密州襄藩軍隊數量是這三藩之中最多的,因此穆忠君派往密州的飛燕軍兵卒足有兩萬,而且還是由副將何成弘親自帶隊。至於中江與晉元的周蕃、莊藩則是各派一萬飛燕軍前往,由飛燕軍中兩名驍勇的千總帶隊。

若控製住江南安藩軍隊,屆時江南地方都司兵卒則可調動,水路也可打通,就算派出鎮壓三藩的三支分軍有變,也能夠迅速前去支援。

不得不說,衛學海的這個安排很是亮眼,饒是善戰的穆忠君,對此也頗為讚賞。

……

初到水鄉,穆忠君洛重雲與衛學海都驚歎於眼前的江南之景。

連綿不絕,霧氣繚繞的小山,緩緩流動綠色江水兩兩相接,稱出江南山巒的寧靜與深遠,稱出江南之水的清新與淡雅,遠眺群山,仿若瞧見的是陷入霧靄之中的綠海,含著空氣中的水汽,給人一種難以名狀的淡雅之感。

江麵上,是望不到儘頭的小號渡船,船頭上不時有書生探頭吟詩,妄圖吸引另一側有佳人含羞的花船。岸上,街道,儘是水泄不通的人群,繁榮熱鬨與宣京毫不遜色。

江南,處處透露著文墨書卷之氣,此地,處處透露著婉約之狀,這是一個既浪漫,而又飽含溫度的地區。

“一遊江南不思鄉!” 騎在馬背上的衛學海嘖嘖出聲,“好一個水鄉江南,果然是名不虛傳。”

“這裡的男人都娘裡娘氣的。”下馬牽繩的穆忠君皺了皺眉,突地又轉頭望向衛學海,“跟你一個鳥樣,酸裡酸氣。”

“你......”衛學海張嘴欲罵,但卻硬生生忍住了,跟這麼一個悍勇莽夫吵嘴,實在沒意思。

一路之上,洛重雲沒少聽這兩人鬥嘴,對這樣的情況早就見怪不怪了。

相較於衛學海與穆忠君的隨意豁達,洛重雲則有些心事重重。

來江南,他們可不是來玩的,而是要來乾事的,乾的還是大事。

遠處,一身穿圓領衫,腰間束帶的男子朝著三人的方向走來。

“江南都指揮使項飛英參見都督。”

男子抱拳行禮,望向穆忠君的眼神很是恭敬。

聞言,穆忠君微微一愣,“姓項?可是西慶伯家中人?”

“回都督,己故西慶伯正是家父。”項飛英神情激動的說道。

穆忠君麵露欣慰之色,“好,有種,沒給你爹丟臉。”說著,他又轉頭望向衛學海,“西慶伯項明乃是老靖泰侯最為倚重的將領之一,隻可惜英年早逝,後被先帝追封為西慶伯,否則以他的能力,隻怕日後的爵位不在我兄長之下。”

聽著穆忠君的話,衛學海也不由麵露鄭重之色,對於西慶伯項明這號人物,他自小也沒少聽自個老爺子嘮叨,西慶伯,可是救過老爺子命的人。老靖泰侯還在時,沒少照拂項家,但當老爺子一死,衛家也稍顯落寞,這些年來與項家的聯係也就少了。

“年幼時常聽老爺子提起西慶伯。”衛學海歎了口氣,朝項飛英鄭重地鞠了一躬,“西慶伯於我衛家有大恩。”

項飛英連忙將衛學海扶起,惶恐道:“駙馬怎可行此大禮?若說恩,是我項家受衛家恩惠最重矣。”

“行了行了,你倆也彆互相客氣了。”穆忠君將二人拉開,笑道:“你如今成為一省都司指揮使,跟你老子比,也絲毫不差了。”

項飛英笑笑,又道:“還得感謝鎮關候與都督的舉薦,得以皇上看重,屬下萬不敢自滿。”

他這話說的不錯,若不是穆忠武的舉薦,以他的資曆,還很難坐上都指揮使這位置。

“先說正事吧。江南......現今如何?”

“自臣接任江南都指揮使己有半月有餘,現己將江南都司轄下西大衛所儘皆控製,現都司可用之兵達兩萬之多。”

“安藩......如何?”

“安藩總有三萬餘軍。”

聞聽此言,穆忠君麵露驚色,“才三萬?確定是真實之數?”

“都督有所不知,安藩總兵數量雖隻有三萬,然多為水師,極擅水戰,因此安藩之軍有水上蛟龍之美名。”項飛英正色解釋道:“安藩之軍,水軍善戰驍勇,若與其在水上作戰,尋常五六萬大軍都不一定能穩吃。”

“另,這安藩水師所造戰船極為輕盈,行進迅速,因此安藩水師大軍極擅閃擊戰。”

“我再給你七千飛燕軍,你可能完全控製住安藩?”

“若不讓其下水上船,臣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好!”

穆忠君拍了拍項飛英的肩膀,笑道:“本都便將七千飛燕軍交給你調遣,至於安王府這邊,由本都來搞定。”

項飛英聞言,神情激動,“屬下明白!”

……

江南安王王府,坐落於楊城城郊,王府的裝繕不比齊王府的奢華貴氣,倒更像個充滿嫻雅之氣的莊園,安王府內沒有雕刻精致的雕梁畫棟,也未像尋常院房分閣,而是修繕數棟小屋,被一高高的院牆所包裹,內裡有一噴湧的景泉,西處的牆麵上掛著許多江南名士的題字牌匾。

若楚天耀見到安王府景,定會大感驚訝,因為這王府不像是給人住的,倒更像是自己前世現代人們所修繕景區。

此時己是酉時,天色漸晚,灰蒙的天幕下,一陣刺耳的踏步之聲在安王府邸西周響起,三千飛燕軍,己圍在了王府西周各處,此時的安王府大門,莫說出來個人,就算是出來條貓貓狗狗,都能被迅速發現,控製。

“這是怎麼了?外邊怎的這般吵?”

王府堂內,一身穿襖裙的女子放下手中書本,蹙起了眉。

此女,正是安王的王妃,出自江南的士族的王家,其父王書山乃是宣平年間江南文人們的領袖人物。

“娘親,外邊來了好多人,把咱家給圍了。”

一年齡約莫十歲上下的小男孩跌跌撞撞地跑來,說話間還冒著些許憨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