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履新(1 / 2)

玩笑話說過,很快,安江便將這些思緒拋諸腦後,思忖起了未來的工作重心,以及如何才能夠打開工作局麵。

雖然安江沒有組織部工作的經驗,但對這裡的業務並不算太陌生。

他心知肚明,組織部的位置固然很重要,可實際上,這些年來,組織部掌握的權力是在逐步削弱的,並沒有像外界所想的那樣,壟斷著官帽批發工作,掌控著乾部調動提拔業務。

就拿青州市市委組織部來說,在正處級的乾部上,組織部沒太大話語權,需要省委和市委協調,在副處級上,也基本上要上常委會討論,由常委們爭鬥妥協,分割蛋糕。

簡而言之,隻要是推薦的乾部,組織部這邊就是走個流程,不會有太多反對聲音,隻是把形式搞得轟轟烈烈,過場走得虛頭巴腦,不會打什麼反對票。

組織部這邊真正所能起到效果的,其實是安江作為市委常委手中掌握著的一票,還有就是乾部人麵提拔調動必走流程時,能夠提前知悉的一些消息而已。

當然,哪怕是這樣,下麵的乾部,對組織部還是敬畏的,畢竟,想要進步,離不開組織的關心,這裡也是乾部任免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且,組織部也不是完全沒實權,雖然說雪中送炭有難度,可是,錦上添花沒問題,而且,雪上加霜也是很拿手的,因為這裡對乾部的監督是全方位的,你要是在組織部那裡有汙點,連小鬼這一關都過不了,以後的提拔想也不要想。

“乾部選拔製度!”

很快,安江心中便有了個答案。

目前的乾部選拔製度,雖然在不斷的完善,可是其實還是不夠健全的,乾部能否得到提拔,一方麵是取決於政績,另一方麵,則是取決於是否能夠遇到欣賞的伯樂。

很多時候,後者比前者還重要。

如果遇不到伯樂,哪怕是一匹千裡馬,也隻能發出悲鳴,無法施展才華,折辱於奴隸人之手。

隻可惜的是,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樣導致,很多乾部的心思都花在了政績,花在了鑽營上,一些乾部開始鑽空子,大肆舉債,做一些充政績的麵子工程;還有一些乾部則是挖空了腦袋鑽營,一切唯領導論。

其實,這一點兒,與安江在琅琊縣搞的乾部考核機製改革是相通的。

不過,安江也明白,他在琅琊縣的時候,這麼做就受到了百般阻撓,不斷被人抵觸,也不短被人試探底線,險些宣告失敗。

如今初來乍到,立足未穩,自然是不能貿然開展行動,現在最重要的是,靜靜心,找準切入點,把工作局麵打開,用好新官上任的三板斧。

很快,安江就沒心思在思考這些問題了。

原因很簡單,市委組織部部長初來乍到,免不得要應酬一番,他便安排單獨會見了一下組織部裡麵負責各個科室的科長和主任們。

幾位不太得誌的科長主任們爭先恐後地過來他這裡報道,想要給這位新任頂頭上司留下一個好印象,哪怕是混個臉熟,也勉強可說是達到目的。

官場上,很重要的兩件事就是站隊和跟人,而這兩件事,其實也是一件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