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大胸懷,大理想(1 / 2)

百萬漕工,衣食所係!

李闖舊事!

安江聽到雷萬春這話,心中一沉。

他對這兩個典故並不陌生。

第一個典故是關於明朝的漕運改革,完整的版本是【百萬槽工衣食所係,廢漕改海斷然不許】。

此事說的是明朝都城北京位於北方,需要從南方運糧輸送,但使用的卻是弊端重重、損耗嚴重的漕運,而非更為便捷的海運,朝廷一直想要改革,卻遲遲不敢下手。

原因很簡單,因為漕運時間極久,已經形成了近百萬靠漕運吃飯的漕工,一旦廢漕改海,馬上就會讓百萬漕工流離失所,導致社會動蕩。

第二個典故,說的則是明朝的李自成起義,李自成起義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因為崇禎帝為了改變大明朝積重難返的財政問題,下旨裁撤了三分之一的驛站,導致身為驛卒的李自成失去了衣食來源,導致他在米脂號召饑民起義,從此大明陷入了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中,最終都城被攻克,崇禎帝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子樹上,而大明朝也算是亡於李自成之手。

安江知道,雷萬春提出這兩個典故,是在提醒他,這份《琅琊乾部考核機製》會傷害到相關利益者,這些被損害利益者,必定不會善罷甘休,肯定要反抗考核,甚至拿出層出不窮的小手段來逼迫安江收回成命。

“現在不是晚明。”安江沉默少許後,目光中帶著堅毅,向雷萬春沉聲道:“有些事,必須要有人去做,提前去未雨綢繆,下狠心用重手段去改革去變化,否則的話,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再去改,那時候,已是積重難返,非但什麼該改變不了,還會激化所有矛盾才會一股腦的全部爆發出來。改革,不能刀鋒隻對外,更要自剖才來的深刻!”

這正是安江的意思。

現在矛盾都在冒頭沒多久的階段,而是社會麵也平穩,這個時候,才是銳意改革、積極進取的好時候,如果不居安思危,趁現在去改變,等到問題一股腦爆發時再想改,那什麼都晚了,什麼也改變不了,也才真的會出現李闖舊事。

而且,既然是改革,那不止要改彆人,也要改改自己,這樣才真的深刻。

如果沒有好的規矩製度,那麼,貪腐就會變成一股又一股的風,刮過去,就會再刮回來。

“說得好!”雷萬春聽到安江的話,手向著桌麵重重一拍,讚許一聲,目光銳利道:“打鐵還需自身硬,改革這把刀,要改彆人,也要改改自己身上的臭毛病!”

安江微微鬆了口氣。

他真擔心雷萬春反對他的意見。

但現在看來,雷萬春一如既往的和他站在了一起,是他堅定的戰友和同誌。

“這麼一份東西,推行起來的難度可是比你搞起的反貪風暴還難,你這個安大膽有什麼計劃!”而在這時,雷萬春望著安江,笑著詢問道。

安江嘿笑著撓撓頭,坦誠道:“我現在是先吹出風,把有這個考核機製的事情說了出去,不過,對考核的嚴格程度進行了誇大,但現在不公布,讓他處在懸而未落的階段,讓那些不安分的人跳出來,整頓兩個後,再把這個版本放出來,讓他們更容易接受一些。”

“小聰明。”雷萬春笑著抬起手點了點安江,然後感慨道:“不過,有時候,就是這種小聰明,才能乾點大事。”

安江的方法,其實並不算太高明,也就是先嚇唬嚇唬人,讓人覺得狼來了,要吃人,惶惶不可終日,但是狼又一直先藏著,等到所有人的不安到極點時,狼再落地,再讓大家發現雖然確實是狼,也確實是吃肉的,但是不吃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