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7 踏腳飛天,太極越女(1 / 2)

周遠涯、丁落星二人,雖是五仙教的舵主,但五仙教僻處蠻夷之地,走出大山,名頭著實有限。

可是誰若因此小看了二人,必要大大吃虧——

當年青城雙俊嶄露頭角時,威風毫不亞於武當七俠,乃是年輕輩中數得上的俊傑!

他青城派武功亦是彆具一格,若是彆的門派,譬如峨眉,弟子入門學什麼劍法,進階學什麼劍法,登堂入室學什麼劍法,都有嚴格序列,講究的是從易至難,連同武當、少林等派,莫不如是。

而青城弟子自入門起,終其一生,也隻學一套“鬆風劍法”,但便僅僅這一套劍法,不同水平的弟子施展出來,卻是如彆天壤。

由此便可看出這門劍法高明博大之處。

尤其青城雙俊自幼一同練劍,長成並肩行俠,便連老婆也同娶一個,真個是日夜相伴,這你前我後、你進我退的諸般法門,豈止諳熟於心?簡直刻入骨髓。若論二人默契之深,便是尋常的雙胞胎也難比擬。

因此二人一記簡單變招,竟是生生封死了葉孤鴻閃避餘地,若換彆個武人,除非大叫投降,不然立刻就是殘臂斷腿局麵。

然而葉孤鴻卻是不慌不忙,恰似衝天鴻起,向上一躍兩丈,兩道劍光,雙雙落空。

青城雙俊反應也快,齊聲戾嘯間,周遠涯自右轉左、丁落星自左轉右,腳步奔騰,左手相握,同時躍起,二人於空中飛快旋轉,那兩口劍仿佛合為了一個鑽頭,緊追葉孤鴻射來。

葉孤鴻微微一驚,對方二人這一招合擊之術,著實淩厲驚豔,似他此刻人在半空,無論前翻後騰,對方雙劍一轉,便成絕殺。

關鍵時刻,葉孤鴻再提真氣,左腳一抬,向上踢出一道氣勁,不待身形下墜,右腳輕踏,借著自己踢出的氣勁,飄搖直上,憑空又躍高一丈有餘。

這一幕,看得龍空空、白蛇等人儘數瞪大了眼。

後麵花蜈更是驚呼:“峨眉輕功,竟然如此高明麼!”

原來葉孤鴻自至此方世界,練出一身前世做夢都難想象的武功,偶然無聊,忽想起前世一個著名武俠梗:

左腳踩右腳、右腳踩左腳,循環往複,能否上天?

其實此梗並非武俠作家獨創。

清朝有奇書曰《鏡花緣》,書中主角唐敖機緣巧合,偶服天材地寶“躡空草”,獲得了一躍數丈、凝立虛空的能力,同行的林之洋便教他:“你站在半空,左腳踩住右腳躍起,循環往複,豈不是能上天卻也?”

唐敖聽了大覺有理,左腳一踩,當即跌落——

這個橋段,大約是那位武俠大家的靈感來源。

葉孤鴻乃是學過現代科學的,倒是深明其理,也不過是外力、內力之彆——此內力非彼內力,乃是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處於同一係統內之意。

譬如彆人拽著頭發將你提起,此為外力,你自己拽著自己頭發,任憑多大力量也難提起,這便是內力不能改變自身運動狀態之故。

而葉孤鴻將內力練至能夠外放時,卻發現有巧可取,他一腳踢出一道內勁,內勁既然離體,自然便成外力,以足發力踏之,反衝之力即生。

說得白了,同蕭飛揚當初以劈空掌催舟疾行,乃是一般道理。

所謂武學道理,不過“功”“用”二字,功者法也,用者門也,所謂法門,不外如是。

他這法子,算是用之一途,按江湖黑話說,便叫“門子”,這門子卻是開前人所未見,花蜈等人一時想不通因果,因此驚呼,隻道是峨眉派獨有的高明輕功。

他這一升,當即拉開與青城二俊的距離,那二人上躍之力無以為繼,隻能落下,葉孤鴻卻是揮掌向身後虛空拍出一道掌力,身形橫轉衝出懸崖,伸手便要去抓繩索。

誰知龍空空反應卻快,葉孤鴻推掌挪身時,她便放出一道金光,葉孤鴻看得分明,乃是一枚尖錐,遍體純金,打造成小蛇模樣,身體彎曲,尾巴尖銳筆直。

這金蛇錐長隻三寸,但是黃金沉重,龍空空又有獨門發錐手法,因此射來格外勁急,搶在葉孤鴻握住繩索前,先將繩索打斷。

葉孤鴻此刻人在崖外,無可奈何,左手緊緊摟住周茳蘺,右手握住小半截殘索,稍一借力,一個筋鬥倒翻回崖上。

這些變化,說來繁瑣,其實不過電光石火之間,那青城雙俊方才落地,便見葉孤鴻逃跑不成,落在自家背後,不由大喜,反身一劍刺出,兩口劍一高一低,刺至中途,低者上挑,高者下刺。

葉孤鴻卻不慌忙,右手在腰間閃電般一抹,一道紫光驀然出鞘,嗖的畫了個圓,叮叮兩聲,青城雙俊的長劍同時蕩開。

葉孤鴻這一劍,卻非峨眉絕技,而是張真人所傳太極劍的妙招。

這門劍法守重於攻,因此他自學成,從未臨敵使用,但私下卻練習不輟,感悟亦是漸深。

他身懷劍魔玉書,其中劍法以攻為守,號稱能夠破儘天下招數,但是若論攻勢,劍魔玉書或可稱雄,純以防守而論,怕也難及這一門一旦使出,招數便生生不息的太極劍。

葉孤鴻逃遁不成,心中也不由羞惱,暗忖道:這龍教主趁我被師父點穴,捉了我來,已是無禮,如今老子要走她這般阻攔,真當吃定了葉某不成?索性橫掃了五仙嶺,讓這些當我是唐僧肉的女人們吃一驚!

隻是他身懷諸般絕學,如劍魔玉書、降龍掌法,乃至峨眉各種絕招,大都攻伐淩厲,一旦混戰,對方高手眾多,未必便能及時收手。

而五仙教諸人同他頗有交情,龍空空、白蛇捉他來此,雖然無禮,畢竟不懷殺心,要是真個說來,還算風流好事,因此葉孤鴻也不好意思真個殺伐,特地使出這門太極劍絕學,存心以守代攻,要對方知難而退。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龍空空見他這一個劍圈畫出,隱隱有玄奧難言之韻味,連忙提醒:“二位舵主,葉孤鴻這門劍法高深莫測,你們小心!”

他這一提醒,青城雙俊不由激起傲氣,同時想道:若論高深莫測,天下間哪門劍法能及我青城鬆風?這小子掌法固然高明,內力也自出眾,但是若說劍法,我二人大了他十餘歲,難道多出這些年的苦練,竟是擺設不成?

於是雙俊同聲叱喝,兩口劍一並挺出,先是同刺同抽,繼而你刺我抽、你抽我刺,真個是英姿煥發、默契十足,看得靈蟾一雙眼眸,如欲滴水。

葉孤鴻卻不緊不慢,一個劍圈緊接一個劍圈不斷畫出,心中漸漸靜如止水,暗想道:九陽玄功有雲,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自他橫,明月照大江!張真人這門太極神功,看來也有不少理念脫胎於此,果然至高之法,往往殊途同歸。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