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9 忠良後人,滄州鏖戰(1 / 2)

滅劫、葉孤鴻師徒,自離泰安,一路向北,數日間渡過黃河,又行幾日,到得滄州境內。

他二人要走遠路,自然愛惜馬力,每日行得六、七十裡,便自歇息。

卻不知山東官府派了信使,快馬接力、晝夜不停,早把事情報到大都。

汝陽王得了聖旨,自家府中調兵遣將,且不多說,新晉國師楊璉真迦,更是大肆派遣人手,在河北武林中廣傳謠言——

道是功臣被害,當今聖上龍心大怒,凡有英雄捉得滅劫師徒來獻,立賞萬金,更教他襲承王英懷遠大將軍之職。

消息傳開,北地江湖,熱鬨的便似開了鍋一般。

滅跡師徒還不知哩,這日正行,忽見一人背插雙劍,迎麵奔來,其速快逾奔馬,所過之處,踢起滾滾黃塵,便似平地裡卷起一條黃龍。

滅劫低聲讚道:“此人好俊的輕功,便是當年桂一飛相比,似也不遑多讓!”

葉孤鴻皺眉道:“看這架勢,莫不是衝我們來?”

滅劫搖了搖頭,二人齊齊勒住馬,及那人奔到近前,果然一個急停,望了望滅劫,又望望葉孤鴻,抱拳道:“敢問二位,可是峨眉派滅劫神尼、玉俠葉孤鴻當麵?”

葉孤鴻出聲應道:“不錯,正是葉某和家師。尊駕攔我師徒去路,不知意欲何為?”

那人擦了把汗水,胖胖的臉上,露出一抹憨厚笑意:“太好了!在下千趕萬趕,總算不曾來遲。在下此來非為彆的,隻有一言相告——神尼師徒在泰安大顯神威,泰安官府星夜報至元廷,傳聞元帝大怒,下詔道凡是能擒得二位入京,便可賞金拜將,因此河北武林震動,京師大批高手都爭相要來搶功,在下方才經過滄州時,見得滄州十六家門派也在相互聯絡,怕是亦要同神尼師徒為難。”

滅劫聞言微吃一驚,隨即冷笑:“好啊,這是當我師徒是泥捏的不成?”

那人滿麵誠懇道:“在下曉得神尼、玉俠本事過人,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還請二位立刻改走小路,自荒僻處繞行,千萬莫要被他們遇上。”

滅劫不由怒道:“貧尼向來頂天立地,為何要讓路?哼,元廷鷹犬來與貧尼為難也便罷了,這北地江湖門派,同貧尼素無冤仇,何故竟也要替韃子效力?”

那人苦笑道:“神尼,你久處南方,想必不知我北方情形。似這河北一代土地,北宋末年即為金國所據,後來又被蒙古奪得,迄今已二百餘年,百姓們傳承數代,家國之念不免淡薄,自然少有誌圖恢複的英雄,多的是隻求聞達的豪強,隻說每回開科考武狀元,各大門派尚且死命相爭,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來,何況這次元廷拿出懷遠大將軍做彩頭?他一個個欲求功名富貴的,見此一步登天的捷徑,豈肯不效死力?”

滅劫冷笑道:“想拿貧尼做捷徑麼?好啊,貧尼大好頭顱在此,且讓他們來拿!倒要看是他當將軍快,還是下黃泉快!”

那人急道:“在下知道神尼武功蓋世,隻是神尼切莫小看了北地武人。且不說彆處,便說前方滄州,自古便是百戰之地,北方異族不時滋擾,後來又是宋遼兩國前線,一向戰事不斷,因此百姓習武自保蔚然成風,尤其它又處在運河之側,乃是南北水旱要衝,百業興盛,競爭極為激烈,力稍弱者便難立足,武風愈發大盛,高手亦是層出不窮,神尼,蟻多尚能咬死象,他們若群起攻之,令師徒武藝再高,也難免有力竭之時。”

滅劫聽他說得意誠,微微動容,下馬來合十一禮。

葉孤鴻也下馬抱拳,隻聽師父說道:“閣下不辭辛苦前來報信,這番心意我峨眉領了,卻不知閣下姓甚名誰,大家素不相識,為何要來幫我師徒?”

那漢子歎道:“北方雖淪陷多年,但總有人記得自家祖宗是誰!不瞞神尼,在下姓沙名愚,先祖乃是嶽飛嶽爺爺帳下偏將沙大膽,當年嶽爺爺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大軍四散,先祖因受傷流落朱仙鎮一帶,謀生無計,做了一個行商的女婿,同丈人前往大都落戶,一直至今。”

他說到祖宗,神態漸轉昂然:“在下家中自有祖訓,子孫後代,萬萬不敢忘了自家漢人血脈,將來若有漢家英雄起兵驅除韃虜,我沙家子弟,定然奮死追隨。”

滅劫聽罷,不由肅然起敬:“啊喲,不料閣下竟是忠良之後,失敬失敬。”

沙愚憨笑道:“王英那廝乃是元廷忠犬,曆年來不知多少好漢折在他手,師太斬殺這老賊,真正大快人心。罷了,消息既已傳到,在下這便回去大都,好歹想些法子,替神尼、玉俠拖延幾個好手。”

說罷一抱拳,擰身就走,頃刻間隻見小小背影。

此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滅劫欲喚不及,隻得望他遠去,不由嘖嘖稱奇,對葉孤鴻道:“世間廣大,奇人輩出,這個叫沙愚的好漢子,貧尼對他名氣聞所未聞,但瞧他這身本事、這副肝腸,真不愧英雄二字。”

葉孤鴻也道:“但願這大叔此去無恙,日後還有機會相見。”

滅劫點了點頭,思忖片刻說道:“既然滄州各派要來為難,你我索性不要入城,徑直繞過城去,免得多生事端。”

葉孤鴻不由大奇,自己這個師父,素來是寧折不彎的,如何這回竟肯退讓?自家心想,大概是師父尋謝謙報仇心切,因此懶得多耽時光。

便順口道:“那也好啊,便隨師傅意思,繞過滄州去便是,後麵凡是熱鬨所在,我們一並繞過。”

滅劫眼睛眨了眨,露出欣慰之色,點頭笑道:“為師稟性太剛,卻是生怕把你也教成這般脾氣。你卻不像為師,隻是混跡草莽,將來你要做大事,須得剛柔並濟方好!你今日肯加退讓,為師著實歡喜。”

葉孤鴻微微一愣,這才曉得,以滅劫師太脾氣如何竟肯退讓,原來是怕他以後處事太過剛直,故而以身作則,心下不由感動。

師徒二人簡單商議,打算走到前麵岔道,便自轉行小路,走那鄉下地方繞過滄州。

誰料天不肯隨人願,及往前走了沒多遠,便見大道上迎麵走來一大群人馬,不下千數之多,前前後後打著十餘杆旗幟,色彩各異,書寫著各家門派的名號,什麼“瘋魔棍”、“陰手槍”、“戳腳門”、“彈腿門”、“燕青拳”、“太祖門”……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滅劫師徒形象醒目,兩麵一照麵,對方一陣驚呼,嘩啦啦拉開陣勢,分成十餘股人馬,呈半圓形攔住了去路。

隨即十餘個形貌各異的男女,各自走到陣前,大約都是掌門之類角色,或是抱拳,或是叉腰,橫眉怒目,眼見得來者不善。

居中戳腳門的陣前,一個大漢走上幾步,戟指師徒二人大喝道:“呔!那尼姑,你可是峨眉派的滅劫師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