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 行蹤暴露,借刀殺人(1 / 2)

葉孤鴻碼頭一怒,目前流血,怒斬番僧數十,替那姓陸的提舉,把他妻兒棺木奪回。

姓陸的感激涕零,卻也曉得惹了大禍,飛快賣了家產,隱姓埋名逃生去了。

臨走之前,特意贈送了葉孤鴻師徒兩匹好馬,又開了一道公文,證明馬匹是由揚州衙門出於公務,許可騎乘。

隻是這姓陸的一逃,這公文幾時作廢,便不好說。

葉孤鴻師徒亦沒在揚州久耽,得了馬匹,徑直北上,十餘日間,經洪澤、渡淮水、汴水,來到山東境內。

這一年,山西、河南兩地大旱,河南彰德府(鶴壁、安陽一帶)難民,紛紛向山東逃荒,其中孔武有力者,與山東本地強人合流,一時間盜賊遍起,衝州撞府者,屢見不鮮。

元廷見山東本地官員征討不力,點至正五年狀元普言不花為山東宣慰使,轉知樞密院事,總管山東行省軍政事務。

此人上任以來,數戰不力,遂請征辟老將王英為將。

王英此人,山東青州人氏,天生神力,擅用雙刀,當年混跡江湖,生生殺出了一個“刀王”的頭銜,後來從軍,衝陣斬將,猶如探囊取物,以勇猛聞名朝野。

此人效力元軍數十載,立功無數,官至懷遠大將軍、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因年邁故,致仕歸鄉榮養。

說起此人,與葉孤鴻倒有關聯——

當年韃子屠葉家莊,起因是葉員外把大筆錢糧,經贛江解往漳州,資助李勝舉兵反元。

斯時李勝大敗四省聯軍,殺得浙江平章彆不花麵無人色,元廷無奈,征辟王英出征,那一年正是葉孤鴻拜入峨眉門下,王英年已七十五歲,接到聖旨,領十餘家將遠赴漳州,一路斬將立功,漳州李勝、潮州劉虎仔等義軍各部皆被殺敗。

及至如今,這老王英已是八十五歲高齡,得那普言不花征辟,以耄耋之年,再持雙刀,殺得山東各路豪傑叫苦不迭。

這一日,普言不花接到一封書信,乃是釋教都總管楊璉真迦手書,道峨眉掌門人滅劫師太,不日將抵山東,又稱:“恐那妖尼欲效彭和尚之事”。

普言不花此人文武兼資,考中狀元前,曾化名在江湖走動,熟知江湖之事,覽罷書信,心中暗道:彭和尚乃是明教人物,自江西至河南,四處煽風點火,一心反元,我聽說明教數年前在峨眉山吃了大虧,隻怕這滅劫尼姑,有心與明教爭鋒,聞得我山東近來不安,特地要來生事!

他越想越覺得順理成章,又想以滅劫威望,一旦懾服群豪,山東各路彼此不服的人馬得以一統,那於元廷而言,豈不是肘腋之患?

於是立刻派人,請王英來見,王英得知,帶著兒子王弘來到宣慰司衙門,雙方落座,普言不花便將此信出示。

王英覽信大怒,重重一拍桌幾,沉聲喝道:“妖尼姑,她在川西橫行也便罷了,豈敢來俺魯地冒頭?哼,峨眉派這幾年好大名頭,老夫倒要會一會她,看一看當年襄陽郭氏,還留下幾分真才實學!”

他兒子王弘見老父動怒,連忙道:“父親,殺雞豈用宰牛刀?若是武當張老道下山,父親會他一會,倒也相得益彰,區區一個峨眉尼姑,兒子去提她人頭回來便是。”

這王弘年過五旬,一手刀法得了乃父真傳,平生未遇敵手,軍中人稱“小刀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