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南明離火,琴劍衝霄(1 / 2)

張鬆溪歎道:“歲月悠悠,掩埋多少風雲故事,今日若非昆侖、青海兩派的好朋友細說,我等哪裡得知這一段精彩過往?”

殷利亨笑著接口道:“隻是我武當傳承,自謂不輸旁個,你們怕我等起貪心,卻是把我等瞧得小了。其實便是昆侖派、青海劍派自家的絕藝,真練到高深處,又何愁不能稱雄武林?”

“我六弟這番話說得極好!”俞蓮舟點了點頭,正色道:“不過神功絕技現世,牽動人心也自難免,諸位有所提防,亦屬人之常情。俞二今日便在此起個誓:天地為鑒,我武當此行,隻為替我三弟雪恨,星宿寶藏也好,五毒經也好,便是放在麵前,多看它一眼,都算我武當上下無德無恥。”

他內功高明,此刻神情莊重,一字一句說出誓言,聲音浩大,自湖麵遠遠傳蕩開去,平靜如鑒的湖水泛起細細波瀾,仿佛神靈響應,自有一種攝人心魄的信服力。

況且誓言中“武當上下”一句,可不僅是他自己,乃是把張三豐也算了進去,雖然沒發什麼毒誓,但僅“無德無恥”四字,對於俠名素著的武當,隻怕比天打雷劈還來得更有誠意。

葉孤鴻、史飛龍異口同聲道:“正是如此!”

他二人都是一般的義正詞嚴、莊肅大氣,聽在旁個耳中,顯然便是:我峨嵋(丐幫)也同武當一般!

實際心思卻是:武當派正是如此,峨眉(丐幫)隨機應變。

二人說罷相視一笑,都明了彼此心意,不由惺惺相惜。

韋三娘、葉子清卻不曾想許多,聽了俞蓮舟莊嚴起誓,擔心放下大半,都不由露出笑意。

韋三娘當即道:“既然如此,大夥兒且去三聖穀,好好商議如何行事。”

葉子清勢單力薄,豈肯輕赴昆侖派老巢?立刻搖頭道:“不妥不妥,行大事者,重在兵貴神速,我們當徑直殺去金剛派,打他個措手不及!”

兩人當即爭論起來,還是張鬆溪打斷道:“倒不如折衷而行,我們大夥兒先往金剛派去,你們兩家各出一人,回本派調兵遣將,抄近路追來彙合,如此一來確保了兵貴神速,也不至於孤軍深入。”

殷利亨亦道:“我等複仇之心極切,既知敵人所在,不願再過多耽擱,還請好朋友們見諒則個。”

那兩派聽了無話可說,當下各派一人,回去宗門調集人手。昆侖派去的是張凡,青海劍派去的是周子牧。

玉寧觀所在,乃是茶卡鹽湖東北麵青海湖畔,算是背道而馳,三聖穀卻在西南方一處山穀中,離眾人必經之路相距不遠。

不過周子牧乃是青海三仙中輕功最高者,但見足不點地,一道煙般去了,那張凡相形就慢了許多。

有了本地幫派引路,眾人便不須再問二先生,任他不死不活躺著,徑直繞過鹽湖,尋到一處山口,折而向南,沿著山中小路,橫穿昆侖山。

直走到第三日入暮,眾人正要休息,西麵山嶺後一朵赤光高高射出,照亮了一片天空,東華子、韋三娘幾人大聲歡呼。

莫七正坐著生火,當即一躍而起,驚呼道:“飛劍飛劍!昆侖劍仙!”

卻是這兩日走路無聊,葉孤鴻一時興起,順口說了些昆侖山玉霄宮,十二金仙下山扶周,大戰殷商截教的故事。

他前世是練武之人,學渣一枚,本也不多,於劇情記得顛三倒四,又夾雜進許多蜀山劍俠的事跡,但縱使如此,那飛來遁去的世界,還是勾得莫聲穀入了迷,若不是師兄們看得緊,若不定便溜進深山求仙問道去了。

張鬆溪捂臉道:“老七,傳訊煙花你不曾見過麼?”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