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 終南山裡,蒙麵邪僧(1 / 2)

葉孤鴻等人自離武當,沿著漢水而上,穿行於群山間,八九日功夫,來到了石泉縣。

此縣乃是漢中門戶,北依秦嶺,南臨巴山,漢水居中流過,所謂“兩山夾一川”也,戰國時奇人鬼穀子,曾於此縣雲霧山講學。

群俠於此歇宿一晚,次日一早,折而北上,進入秦嶺,所行路途大名鼎鼎,正是當年魏延欲走而不得的子午穀是也。

隻是如今之子午穀,比魏延當年好走的多,卻是當年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令人自涪陵修路直至長安,要求能行奔馬,其中便包含了子午穀,故此又稱荔枝道。

子午穀長六百餘裡,眾人風餐露宿,一連走了五日,離出口已然不遠。

這日正午,正走到一座山嶺上,山風蕩蕩吹來,眾人都讚道:“好風,好風,且在此歇上一腳,再走不遲。”

當下停了腳步,四下望去,隻見群峰巍峨,氣象非凡,葉孤鴻隻覺胸中豪情陡升,不由脫口道:“好一座大山!”

張鬆溪笑道:“師弟,此乃終南山呀,出得此山,再往北去,便是長安。”

葉孤鴻驚奇道:“這便是終南山麼?全真教祖庭所在?”

張鬆溪搖頭歎道:“當初全真教全盛之日,重陽宮道士不下萬人,後來辯法輸給了和尚、喇嘛,聲勢大挫,此前他得罪的勢力又多,見他勢危,都來落井下石,偏偏自家又有紛爭,教中高手紛紛遠遁,或是隱居修道,或是自立門戶,如今的重陽宮,幾經大劫,規模不足以前十一,也沒什麼像樣的高手駐紮了。”

莫七冷笑道:“他勢力所以全盛,也是受了元廷扶植,可謂來路不正,有後來災劫,也自難免,我隻可惜重陽真人當初一腔意氣,牛鼻子們無人繼承。”

張鬆溪喝道:“我們師尊便是道士,牛鼻子三字也是你說的?”

幾人正自閒話,忽然一片蹄聲驚響,自北傳來,殷六連忙拉著季筱蓉避在一旁,口中抱怨道:“這般轉折山路,竟也有人奔馬,大家快讓一讓,莫吃他撞了咱們。”

莫七笑道:“說不定人家是送荔枝的呢,怕貴妃娘娘久等,豈能不加狂奔?”

說話間一匹馬兒噴著粗氣撞上嶺來,馭馬的是個二十餘歲女子,背後又坐著一個三十餘歲男人。

那女子轉過山路,陡然見到眾人,吃了一驚,連忙把馬一勒,可那馬兒顯然累得狠了,女子騎術也不大精,胡亂一拽韁繩,馬兒希律律一聲驚叫,前蹄一軟,栽倒在地。

好在馬上男女都會武功,兩人急急一躍,落在地上,不顧掙紮不起的馬兒,驚疑不定望著葉孤鴻等人,那男子大喝道:“喂!你們是那妖僧的同夥麼?”

眾人看那男子,相貌粗豪,身高六尺有餘,肩膀寬厚,胳膊粗長,然而兩隻胳膊軟軟垂在身側,便如沒骨頭一般,背後腰帶上插著一條竹棒兒,碧綠欲滴,晶瑩滑潤,顯然非是凡物。

他雖厲聲大喝,眼神卻有些慌亂,身旁女子更是滿臉緊張,緊緊握住腰間劍柄。

張鬆溪皺眉道:“休要誤會,我們是往長安去的客人,並不認識什麼妖僧。”

女子聽罷,頓時鬆一口氣,男子卻兀自神色狐疑,用肩膀碰了碰女人道:“看看馬兒還能不能走了。”

女人正要去,扈大牛忽然開口道:“咦,閣下這兩條胳膊,不似受傷,也不似生病,倒像是練功走火所至,我瞧你眼睛昏黃,嘴唇乾燥,脖頸腫大,是手陽明大腸經出了岔子吧?”

來人聽罷,先是一驚,隨即露出驚喜之色:“伱能看出我病灶?那你能治麼?”

扈大牛皺眉道:“若要治標,倒不算難,我以金針刺你商陽、合穀、曲池、手三裡、臂臑、肩髃,你雙手自然便能動彈,隻是我不知你練得什麼功法,一旦再練,隻怕還要複發。”

那人狂喜,連忙道:“複發不怕,不瞞大夫,有個強敵追在我夫妻身後,此人武藝極高,我若雙臂能動,便能打發了他!”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