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 城池為碑,人頭為祭(1 / 2)

襄陽,西門。

門裡門外戰兵,不下二百之數,其中蒙古軍大約二三十人,皆披重甲,餘者都是漢軍。

蒙元所謂漢軍者,並非單指漢人。

當年成吉思汗征伐金國,擊敗金將王檝,成吉思汗愛他勇武,封為都統,令其於山西召聚潰敗金兵,此即蒙元第一支“漢軍”。

除此之外,還有契丹軍、蕃軍、女真軍諸多稱呼,至窩闊台繼任大汗後,才統一稱為漢軍,其中長江以北的漢人占據絕大多數。

蒙軍之下,漢軍之上,又有探馬赤軍,乃是精選各族敢戰銳士,平日屯戍,逢戰使為先鋒,因其善戰,元廷養之頗厚。

漢軍之下,本來還有新駙軍墊底,此輩皆宋朝降軍,又稱南軍,但宋朝滅亡已久,這支軍隊或死或老,已是名存實亡。

似如今城門口這些漢軍,已不是那些自北方殺過來的前輩,大多都是在本地繁衍生長起的漢人,為口衣食,來替異族朝廷賣命,無論甲胄兵器,還是軍紀戰力,都比蒙軍差了許多。

看他一個個顯得懶洋洋的,都如算盤珠子般,撥了便動一動,不撥便一動不動,便知其成色。

畢竟一夜丟了許多桶火藥的,乃是蒙軍大營,蒙軍一向以戰力強橫、治軍嚴整自傲,如今鬨出笑話,漢軍們心中,未嘗沒有幸災樂禍之意。

況且今日山林深處山搖地動,舉城皆聞,這些蒙軍忌諱毒蛇,不去山中查探,把持著城門耍威風,胡亂安插罪名,把漢人雞犬般殺戮泄憤,漢軍雖也未必是善類,但看在眼中,總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此時地上已躺了十餘具漢人屍首,鮮血橫流,有那一時重傷未死的,長一聲、短一聲發出垂死的哀嚎,直至氣絕。

那些排隊入城、出城的百姓戰戰兢兢,既不敢去看死傷者,亦不敢正視蒙軍,都如鵪鶉般縮手低頭,蒙軍見眾人畏怯入骨,越發耀武揚威。

正得意間,忽聞有人厲聲喝道:“韃子無道,亂我中國,且受死來!”

眾人訝然望去,隻見一個英俊少年麵沉如水,一襲青衣,手持雙劍,快步直走過來。

此人自然便是葉孤鴻。

領頭的蒙軍百夫長,見他年紀不大,將手一指,獰笑道:“這人一看便是反賊,定同大營失竊的火藥有關,捉下他活扒了皮去,不信他不說。”

當下三四個蒙軍戰士要爭功勞,各持兵刃殺去,口中亂哄哄喝道:“反賊,還不束手就擒。”

葉孤鴻見蒙軍叫囂殺來,輕蔑一笑,陡然一步踏出八尺,起手一劍,刺入一人咽喉,抽劍轉身,蛇骨劍蕩起,輕飄飄掠過另一人喉頭。

其後二人大嘩,一人挺槍當胸便刺,一人揮刀橫掃下盤,雖然慌亂出手,配合仍是默契十足。

葉孤鴻不退不讓,青龍劍上撥,蛇骨劍下掃,但聽叮叮兩聲,一槍一刀,同時斬斷,葉孤鴻趁機搶入,一劍一個,將二人殺死。

百夫長見葉孤鴻舉手投足間連殺四人,這才曉得遇上了厲害懼色,揮手喝道:“兄弟們,這是南蠻中的武林人,布陣圍殺了他哇!”

抽出腰間彎刀大步上前,其餘蒙軍或前或後,以這百夫長為核心,快速列成戰陣,呐喊殺將過去。

然而他若有幾百數千人布陣,也還罷了,如此區區二十餘人,豈在葉孤鴻眼中?

葉孤鴻一聲清嘯,快步直上,對麵一排長槍戳來,縱身一躍,便似鳥兒一般落在對方槍杆上。

槍兵身後刀兵立刻撲出,四五口刀左右揮來,葉孤鴻右手一掃,青龍劍長吟聲中,幾口刀應聲而斷,隨即蛇骨劍掃來,四五條喉嚨,同時噴血。

那使槍蒙軍見了嘶聲大叫,使出吃奶力氣,把槍一抖,葉孤鴻內力一沉,那蒙軍隻覺槍杆陡然平添千斤之重,哪裡挑的動?長槍往下一沉,槍尖陷入泥土。

葉孤鴻搶上一步,雙劍連揮,嗖嗖幾聲銳響,七八名蒙軍慘呼仰倒。

那百夫長見麾下頃刻間折了一半還多,驚怒交集,奮不顧身搶上前,呼的一刀橫揮,力大刀沉,倒也有些氣象。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